| 
 冬至阳生春又来, 藏之终,生之始, 宜踏雪寻梅,长歌醉饮。  
冬至,十一月中,“至”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它包含三层意思:阴寒达到极致,天最冷;阳气始至,上升才逼天气寒彻;太阳行至最南处,所以昼最短,夜最长。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今日冬至。  
冬至三候  
 蚯蚓结  
蚯蚓感阴气蜷曲,感阳气舒展, 六阴寒极时,纠如绳结。 麋角解  
麋属阴,泽兽,感阳气而在冬至解角。 水泉动  
水乃天一之阳所生,现在一阳初生, 所以,水泉已经暗暗流动。 冬至风物  
祭天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朝称冬至为“冬节”,官府举行“贺冬”仪式祝贺,并且形成例行假期。“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是故官府放假休息,军队待命,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  
  
 唐、宋时,冬至是祭祀天、祖先的日子,皇帝要率领大臣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普通庶民百姓则要祭拜逝去的祖先。  
即便到了现在,南方的很多地方,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至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对冬至更是重视,要在这一天祭拜祖先,不回家过冬至的人,会被视为不认祖宗的人。所以冬至也就成了合家团聚的日子。  
 
九九歌  
冬至始入九,老北京《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夜  
冬至是一个安静之节。这是为顺应阳气刚萌动的天时地理,由此,这一日要关闭城门,关闭市场,停息战事,禁止喧闹,所以,冬至夜视一年中最安静的长夜。 
  
 冬至美食 在北方,每年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都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有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南方地区汉族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团圆的概念根植人心,由此衍生了重要的节气食物——汤圆。 潮汕的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  
冬至诗词 
  
 《小至》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左河水 
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 汉驰实木整装祝大家冬至快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