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莱州论坛

搜索

硬核!24小时出结果!探秘PCR方舱实验室!

男孩 发表于 2022-4-1 09: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烟台
同样身披白甲,同样披星戴月
虽处离病毒最近之地
但总能以最严谨、无畏的工作态度
迎难而上
这就是幕后“大白”们最真实的写照

微信图片_20220401085502.jpg

咱们莱州的移动PCR方舱实验室 3月17日开始启用。目前,2号、3号、5号主力方舱全面启用,共有60多名检测人员,承担了全市核酸检测样本的检测任务。这些结果全部都在24小时内完成,正是检测人员的争分夺秒,跑出了核酸检测“加速度”,更好地保障了大家的生命安全。

幕后“大白”在行动

微信图片_20220401085606.jpg

今天记者探访
PCR方舱实验室与病毒赛跑的“大白”
带你揭晓一份核酸检测报告
背后的故事

轮班作业
6小时不吃不喝不停歇

微信图片_20220401085720.jpg

对于大多人而言,核酸取样只需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完成,但是对于检验人员来说,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在PCR方舱实验室,“大白”们全身武装,从N95口罩、防护服、防护面罩到橡胶手套、防水靴套等防护用品,不分白天黑夜,每天重复上千次同样的动作,只为快速检测,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

微信图片_20220401085721.jpg
微信图片_20220401085722.jpg

下午4点半,在PCR方舱实验室看到,3号方舱检测人员曲金箐结束了一个班次的核酸样本检测任务,从实验室里走出来。她脱掉穿了7个多个小时的隔离服,揉了揉戴口罩压痕的脸颊,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核酸检测不同于其他检测,实验过程较长,每天从接收样本开始,大家就进入高度紧张的工作中,检测期间,检测人员要拧开瓶盖儿上千次,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姿势,在密闭的环境中持续高强度地工作,对操作者的体力是极大的消耗。

微信图片_20220401085724.jpg
微信图片_20220401085725.jpg

曲金箐说,为了能更快检测出结果、节省时间,检测人员们不敢离开实验室一步,不仅要全副武装,还要克服喝水、吃饭、上厕所等一切基本的生理需求,尽管辛苦,但大家毫无怨言,齐心协力地将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完成。

勇敢逆行
与“病毒”近距离对峙 却毫不退缩

微信图片_20220401085727.jpg

一份核酸检测报告出炉,检测人员需要对样本进行加样、核酸提取、扩增等操作,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审核出具报告。

“这一系列的操作不允许有丝毫的差错,如果出现差错,就会导致整个实验全部作废,检测人员在处理标本的时候,要小心谨慎。”2号方舱负责人陈红说,PCR实验室分为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和扩增区3个区域。其中,样本制备区是实验室最重要的区域,在这里,检测人员要把样本放入核酸提取仪器中进行核酸提取。

微信图片_20220401085728.jpg

核酸提取后进行扩增,这一步可以清晰地检测出样本内是否含有新冠病毒。这一步要根据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扩增曲线图判定检测结果,要求检测人员有较高的基因扩增专业技术知识,判定检测结果时,检测人员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分秒必争
跑出核酸检测“加速度”

微信图片_20220401085734.jpg

快速检测核酸检测结果,既能减轻疫情防控的压力,也能让群众早知道结果、放宽心。因此,检测工作尤为重要,每个环节都不容许有一丝纰漏。

“我们人民医院检验科主要负责3号方舱的业务,一共有26名核心人员参与到此次工作中。我们每天4班工作上班,每班工作6个小时,保质保量完成检测任务,做到结果的准确性高,结果发放及时。”3号方舱负责人刘俏俏说。

微信图片_20220401085735.jpg

空间狭小的PCR实验室又被称为方舱实验室,是负压实验室,对检测人员操作流程要求非常严格,配制试剂、提取核酸标本、上机扩增、结果发放,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零差错。实验室检测人员在负压状态下连续工作,所有的环节他们经常忙到吃不上一口热饭,工作间隙就窝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眯一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