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二十多年,我和王某也算有了个体面的结局,我替孩子感谢你,童法官!”近日,莱州法院审判庭内,拿到调解书的刘某激动不已,对民一庭副庭长童睿连声道谢。
2024年5月,王某到莱州法院起诉离婚。童睿接手案件后,了解到其与妻子刘某因为生活琐事常年争吵不休,两人感情破裂,早已分居多年。
“两人积怨已久,这段婚姻已经没有挽回的可能。但如果通过调解方式,平和地解决纠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孩子的影响。”童睿信心满满,却没想到调解第一步就碰了壁,夫妻二人名下财产价值上千万,想要一一厘清名目、评估价值,毫无疑问是个“大工程”。
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童睿跑遍了20多家保险公司,往返各大银行30余次,调取流水近千页。直到2024年12月底,两人名下的公司股权评估完毕,案件调解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孩子这几年上学、看病,大大小小全是我出钱,你管过一点吗?”“每个月的生活费我都出了,再多的和我没关系。”2025年元旦过后,童睿将夫妻二人约到法院,谁知两人越聊越激动,别说调解,根本没人听童睿说话,最后只能不欢而散。
复盘了整个调解过程,童睿发觉问题的症结还是在财产分配,女方认为自己将来需要抚养孩子,理应多分;男方则觉得家业都是自己打拼来的,不愿多掏一分钱。找准争议焦点后,童睿决定采取“以大化小”策略,他先组织双方将没有争议的部分确定下来,一计算金额,已经占了财产总数的80%以上。眼看需要“竞争”的部分并没有自己想象中多,两人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在童睿的劝导下,顺利分割完毕所有财产。
“经过协商,女方多分割了一处房屋,但需要给付男方200万现金。我建议双方用孩子的抚养费进行抵顶,一方面减少了女方对外支付负担,可以让她更好地照顾孩子;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将来男方不能及时支付抚养费的风险。”经过一番耐心劝说,夫妻二人接受了建议,在童睿的主持下签订了调解协议,这场历时335天的调解,终于迎来了圆满的结局。
来源:云峰论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