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世界老年痴呆日 沙漏记忆 据调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痴呆症发病率达6%-12%,8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更是达到了20%-40%。
记忆化作流沙,亲人变得陌生,心智有如孩童,世界重新归零——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来说,这是一个幻妙的过程;而对于身旁的亲人来说,这是不可逆的挑战。 不过,根据医学研究证实,有些方法确实能够延迟失智症的发生,或减缓疾病的发展,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 赶紧对照一下最近,老爸老妈有没有以下这些状况?记忆力日渐衰退,影响日常起居活动。如:炒菜放两次盐,做完饭忘关煤气。 处理熟悉的事情出现困难。比如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菜的步骤。 语言表达出现困难。忘记简单的词语,说的话或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 对时间、地点及人物日渐感到混淆。如不知道日期、时间,身在何处,不认识子女。 判断力日渐减退。烈日下穿着棉袄,寒冬时却穿薄衣,不知躲避危险。 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跟不上他人交谈的思路,或不能按时支付各种账单。 常把东西放在不适当的地方,如将熨斗放进洗衣机。 情绪表现不稳及行为较前显得异常。如情绪快速涨落,喜怒无常,行为怪异。 性格改变,变得多疑、淡漠、焦虑或粗暴等。 失去做事的主动性。终日消磨时光,对以前的爱好也没有兴趣。
上述这些是医学家们根据长期观察、研究总结出来的老年痴呆早期10大信号。如果你家老人有出现以上若干症状,你就该注意了。 千万不能只当老人“老糊涂”了,而错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时机! 别把老年痴呆只当“老糊涂”早发现早干预 让老人“少糊涂”老年痴呆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认知功能障碍逐渐加重,重度患者最后会出现卧床、全身僵硬、肢体挛缩、生活不能自理、失语等一系列运动功能、吞咽功能和语言功能的障碍。 目前,人们对老年痴呆的认识仍然不足,不少人认为老人只是“老糊涂”了,没有及时诊断,更没有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干预和康复训练,导致病情发展迅速,生活质量快速下降。 金华市第二医院老年康复科主任钱月芳说,老年痴呆症如果早发现、早干预,可以有效延缓其病情进展,持久维持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让我们随市第二医院的专家一起了解下如何判别和早期发现老年痴呆,以及针对老年痴呆有哪些康复办法? 认知康复,帮助老人找回记忆 老年痴呆临床上主要表现记忆力、语言功能减退,思维、分析判断、情绪等方面的障碍。实践证明,早期发现,加上合理的康复和良好的心理、生活护理,能有效地延缓病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指导和帮助患者参加特定的活动,使患者某些功能得到锻炼,这就是康复训练的方法之一——作业疗法。 老年痴呆认知障碍的作业治疗,说难也不难,下面向大家简要介绍几种容易操作的方法。 现实导向训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及周围环境强化训练,如在家中显眼的地方挂上时钟、大日历、大幅的全家福,照片边上最好有提示“女儿XXX”等;在常用的地点贴上提示卡,如衣柜门上贴上衣服图片,厕所门上贴上坐便器图片等,引导患者产生正向行为,提高适应日常生活的能力。 记忆力训练。可以进行一些配对游戏、拼图游戏、问答活动,如询问早餐吃了什么、前一天做了什么事情等等,也可以利用一些电脑软件,如“非常记忆力”“头脑风暴”等,选择适合的难度,锻炼患者的记忆和思维能力,提升专注力。 怀缅治疗。利用怀旧的照片、物件、音乐、家具勾起患者的往事,引发心底的回响。通常以日常生活为主题,可以顺着人生阶段,如儿童时期、学生时代、工作、结婚等,往往能引起患者之间的共鸣,促进患者与人的沟通能力,减少孤独感,增强自信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如厕、洗漱、沐浴、进食、穿衣、行走、购物等等,对于早期生活尚能自理的患者,我们要督促、提醒他们主动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不简单包办、代替,允许患者有充分时间完成,制定每天日常作息时间表,保持患者较完善、独立的自理生活能力。对于失去部分日常生活能力的,可采取多次提醒,反复教、反复做等方法,日复一日训练,直到学会为止。 这些办法,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操作,也可以交给专业的康复师来进行。 运动功能康复,还老人有尊严的生活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社会上存在一些误区。有的家属认为老人患上了痴呆,反正治不好了,待家里吃喝照顾一下就好了;还有一些患者和家属则盲目追求药物治疗,寄希望于药物可以逆转患者大脑损害,而忽略了对患者功能的干预。 “所以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很多运动功能衰退已经比较严重了。”钱月芳认为,老年痴呆患者运动功能的维持,对其未来的生活十分重要。换句话说,只有老人自己还能下床走动,才能有尊严的生活。 老年痴呆的运动功能康复不同阶段干预措施不同。 早期患者以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此时患者的日常功能尚未受损,患者和家属在积极配合医生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对患者安全的防护,防止因外走而迷路、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同时要督促患者参加一些经常性的运动,如步行、太极拳、跳舞等,尽可能维持原有的运动和日常生活功能。 对于中度患者,合理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维持患者各器官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属要督促患者参与各种活动,如游戏性活动、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等。 对于重度患者,由于患者主动活动能力丧失,家属在日常生活护理过程中,要适当加强患者肢体的被动活动,尽量减少整日卧床,有条件的给予电动起立床被动站立训练,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可以有效防止躯干僵硬、肢体挛缩、皮肤压疮等合并症的发生,维持患者的尊严。 营养管理,给老人战胜病魔的勇气 老年痴呆患者除了“老糊涂”,认知能力下降和行为障碍,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吃饭甚至咽唾沫都会呛去,进而引起呼吸道反复感染,严重者窒息死亡。对老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越早越好,系统的训练可显著地提高吞咽功能。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患者只有吃饱饭,才有力气和勇气去对抗病魔。 早期的老年痴呆患者,我们可以以预防为主,因人而异设计一些与吞咽功能相关的口颜面操。对常见的卒中伴有老年痴呆的患者,我们根据评估找出患者口、咽期存在的问题,给予间接训练和直接训练,并通过姿势的调整和呼吸道的保护等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达到自主进食的目的。 中期的老年痴呆患者可能存在食物含于口中不肯下咽和饮水呛咳的问题,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用冰、酸等刺激特定的部位引发吞咽反射,用不同口感的食物刺激口腔感觉,诱发吞咽反射。 对于进食正常而饮水呛咳的患者,我们可以在水中加入医用增稠剂,改变水的形态而避免呛咳,也可以将增稠剂加入食物中使其顺滑而不易松散,更易通过食道,从而避免了误吸的风险。 对于无法主动、安全有效自主进食的晚期老年痴呆患者,我们可以通过鼻饲、间歇插管等方式以保证患者正常的营养摄入,从而减少并发症。 当然,这其中不少方法需要在专业机构进行,但这些方法对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切实有效的。 老年痴呆康复,别忘了中医中药的功劳 根据医学研究,老年痴呆症的病理改变为大脑皮质萎缩,皮质神经减少,大脑皮质和海马中大量神经元纤维缠结和老年斑。 在中医学中,老年痴呆属于“呆病”“健忘”“虚劳”“善忘”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是髓减脑消,神机失用,脑髓空虚,气血不足致心脑神失养。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以心肝脾肾虚为本,痰瘀内生,气血逆乱为标。 对治疗老年痴呆,中医也有自己的办法。 目前中医治疗主要是以“醒脑开窍化浊”针法、隔物灸、中药汤剂为主,另外配合食疗养生、五行音乐、太极拳等祖国传统医学的方法进行综合干预治疗,帮助患者改善认知、言语、运动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