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终于打开,亮明身份后,干警们进门搜查,院内屋子多东西乱,衣柜内、天井内、床底、门后……任何一处可疑地方执行员都仔细翻找,可就是不见被执行人(男主人)的踪迹。大家心灰意冷之时,一名执行员在杂乱的茶几上发现了一把车钥匙。执行员们追问车所在的位置,但女主人很不配合,还高声说道:“车主是我爸,你们拿走也没用!”最终执行员们在其家附近200米处找到了车辆,经核实车辆行驶证,车主确实不是被执行人翟某某。“没办法,下一家吧!”一无所获后,执行员们前往下一个被执行人的住所。
6点整,就在执行四庭与“老赖”家属周旋之际,另一路由朱维升局长带领的执行三庭小分队,前往另一户被执行人孙某某的厂子里面翻找。2014年,孙某广买水泥欠了蔡某某两万余元,蔡某某起诉至法院后,经法官调解,孙某广答应于2016年12月前将欠款还清。可眼看着已经逾期近一年,孙某广仍然躲躲藏藏不还钱,任凭执行员多次打电话催促,孙某广连面也不露,后来干脆电话也不接。
孙某广厂子里面有一排住房,但房门紧锁,执行员终于破门而入之后,却不见孙某广的踪迹。“炕头还是热乎的,肯定在这住过!”一名执行“老兵”做出精准的判断,果不其然,执行员们发现了一个极易被忽略但却很适合藏身的地方——炕洞。打开炕洞外面的小门,孙某广正穿着毛衣秋裤躲在炕洞内,以为执行员已经撤退,躲避成功的他还没等高兴,就被当场揪出。
从炕洞钻出来的孙某广对着执行员嬉皮笑脸说,“你们真能‘胡隆’”,“为几个钱还躲炕洞里,怎么叫你去法院你都不去,能躲一辈子?”执行员将孙某广押上了车。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执行一庭小分队,已经通过微信转账成功执结了今天的第一个案子。
2016年,孙某波雇佣邻居帮忙干活,两人商定事成之后孙某波付给邻居3000元工钱,谁知孙某波一直拖着不给,邻居只得走法律途径。今年3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但因孙某波一直在外地打工,住所不固定,找人难上加难。5月,执行员终于找到孙某波,他也一口答应6月1号之前肯定还钱,谁知孙某波自此便与执行员们玩起了“躲猫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