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是沿海人家的日常饮食。海边长大的人,总会津津乐道海鲜的美,这也许是久居内陆的人们无法体会的。
小马,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在北漂的日子里,小马最眷恋的还是远在莱州的父母和家乡那论盆上的海鲜。
小雨淅沥沥的初冬,带着一身疲惫的小马回到了朱由老家。父亲老马决定要犒劳犒劳儿子。下午三点半,老马和老伴骑着三轮去赶小集,准备买一些新鲜下船的小海鲜。
“螃蟹什么价儿?”“85一斤,80就卖了!” 看到这儿,外地人也许会惊异于这种自降价格的大方,殊不知在莱州,最讲究的是海鲜的新鲜,多耽搁一分,便少一分鲜。而让他们更加难以想象的是,莱州本地人买的螃蟹,根本就不需要充氧。
在莱州,城里人三十分钟到海。对于海边的住户来说,到达海鲜市场只需要三五分钟,鱼、虾、蟹从捕捞上岸到端上餐桌,那股争分夺秒的劲儿,成就了莱州海鲜特有的新鲜滋味儿。
“外头再贵的鱼,哪怕几百一斤,出水时间太长,都赶不上刚刚出海的几块一斤的痴狗鱼。跟豆腐一炖,雪白的汤,瞬间便有了看得见、尝得着的鲜”。也许这就是住在海边人的幸福吧!
对于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大海的人来讲,总会羡慕那些吹着海风长大的渔民。而倘若有幸吃上一口地道的莱州海鲜,那恐怕就是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味道。
烹制海鲜,海边人酷爱大铁锅,大灶台。不需要繁复的工序,一大盆海鲜往铁箅子上一倒,开蒸!柴火烧的通红,热气很快便升腾起来。蒸海鲜要求火候精准,待海蛎子的壳儿微微张开,螃蟹的膏刚好泛黄,皮皮虾的籽刚好凝结,起锅!
水汽氤氲的农家小屋里,伴着纯正的海鲜味儿,几大盆海鲜就摆满了桌。趁着热乎,海鲜扒起来,吮起来。劲道的肉,鲜美的汁,就在这一吸一吮间,三两下入肚。不觉间,面前的皮和壳便堆成了小山。老马朝老伴招招手,再来两个脸盆,把海鲜壳收走,继续吃!
这一席,就像是老马和老伴过去的六十年。从空空如也的铁锅,到热气腾腾的饭桌。从孑然一身的潇洒,到儿孙绕膝的满足。这正是有人陪你深夜的酒,也有人给你清晨的粥,而时间也就把陪伴熬成了最美的情话。
而在小马看来,或许每一桌酒菜都有它该有的味道,每一个人的人生也都有它该有的故事。譬如泛着海腥味的海鲜,也譬如抱着孙子的老马。
小马也常和北京的朋友说起,俺老家莱州的海鲜,北京一样也没有,也许有,那价钱,你舍得吃吗?
于是小马便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如果可以,我想带着你去莱州看看,背上背包带上单反,去撩一撩热情的大海,再看一眼传说中的三山,在月光皎洁的夜晚,酌一壶小酒,尝一尝论盆上的海鲜,看着那一地的残壳,定会让你乐不思返,这就是掖县。这一夜,鲜...... 莱州的海鲜,XUAN亮! 莱州的饭局,敞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