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莱州大风大雪大降温,这一顿操作,找回了久违冬天的感觉。 今天降雪基本进入尾声,但是降温还在继续。
很多网友在想这次降雪,降温,对疫情有着怎样的影响?最近有网友留言说让这次的冷空气冻死病毒~ 从事冠状病毒研究的华科大同济医学院李岩教授介绍,不要指望寒潮能“冻死”新冠病毒,个人防护不仅不能减少,反而还要升级,房间要定时、定点通风。
1、寒潮低温天气对疫情防控、消灭病毒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答:传染病的流行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显著影响。气候变化是自然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寒潮、低温等气候变化,对疫情防控总体来说是不利的。病毒耐冷不耐热,低温使得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延长,更容易导致其传播。 下图是日本给民众的防疫指南部分内容,其中说明了病毒跟温度的一些关系。
可以看到随着温度升高,新冠病毒的存活时间会缩短。在空气中10~15℃,新冠病毒存活时间240分钟,而在25℃的环境中,只能存活2~30分钟。在飞沫中存活时间会大大提高!
以及不同材质上的存活时间,和75%酒精、漂白水、肥皂水对于病毒的影响。 2、民间所说的瑞雪兆丰年,下雪对消灭病菌是有好处的,适用于新冠病毒吗? 答:“瑞雪兆丰年”强调的是下场大雪后,低温会杀死农作物的虫害,从而增加作物的收成。低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杀灭多细胞生命体的害虫,但是对单细胞的细菌或者无细胞结构的病毒来说,它们在低温情况下存活更久,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进入人体后依然可以致病!因而“瑞雪兆丰年”并不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3、历史上特殊天气对控制疫情产生过什么作用? 答:就流行病学观察,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2002-2003年非典以及如今的新冠肺炎均起始于寒冷季节!这种现象可能与低温有利于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有关;艳阳高照,其中的紫外线可能会加速环境中病毒的死亡。非典到次年5月份差不多就控制住了,环境因素在其中可能有部分作用。但目前,新冠病毒的致病性与之有显著不同,比如有隐性感染且有传染性,环境因素的作用有多大,尚待进一步观察。但是无论如何,控制疫情还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与配合,遵循科学的公共卫生防护措施,及时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尽早控制疫情。
4、寒潮天气来了,在疫情防控方面,还需要有哪些加强的地方? 答:面对寒潮天气,普通市民需要加强自身保暖,尤其是有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的市民,避免因受寒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更易感病毒;其次仍然要坚持居家隔离少外出。市民要做好保暖,保持营养,增强自身体质和免疫力。 另外,低温极端天气,普通居民居家防护、保暖时房间容易处于密闭状态,特别要注意做好房间定时、定点通风。室内通风可以改成多次、短时间通风,通风时避免寒风侵入人体。 寒潮天气外出执行防疫活动需要注意出行安全,提防路面湿滑,这个时期仍然需要我们坚持、再坚持一下,胜利在望。
昨天一天,许多小伙伴的朋友圈还被这些消息刷爆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王慧表示,这种说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提醒大家别相信。 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染和密切接触,不要担心病毒会通过雪来传染。当然下雪了,气温下降,人体会感觉不适应,如果没有及时注意保暖受凉的话,就会容易引发感冒等呼吸道的疾病。 疫情期间,建议尽量不要外出,如果实在是很想带孩子出门玩雪,医生建议,一是要戴好口罩,不要扎推在人多的地方,另外就是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
来源:现代快报、钱江晚报、临沂日报、武汉晚报、新华社、大众网济宁、医聊科普
道路结冰 出行一定注意安全 戴好口罩 当然,能不出门就别出门
疫情还在继续 不放松警惕 坚持就是胜利 截至2月16日12时 烟台已经连续84小时 没有新增病例 中国加油! 烟台加油! 莱州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