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全国医护工作者迎难而上、奋战疫情防控第一线,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致敬守护健康、捍卫生命的医护工作者,莱州云峰山景区自疫情结束后恢复运营之日起一年内对医护工作者实行门票免费的优惠政策,医护工作者凭本人有效证件(医生、护士执业证及身份证等)免费参观景区。
免票时间:
景区恢复运营之日起
至2020年12月31日
免票对象:
全国医务工作者,均可凭有效证件
(本人身份证+本人医护人员资格证)
景区具体开放日期,请持续关注“莱州文旅”微信公众号,让我们共同期待疫情散去,相约莱州。
1中国书法名山 — 云峰山

云峰北朝摩崖石刻
云峰山,又名文峰山,因形似笔架,俗称笔架山,海拔326,位于莱州东南7.5公里处。云峰山巨崖耸立,岩石嶙峋,山青水秀,松柏苍翠,“春桃”、“夏槐”、“秋枫”“冬雪”为云峰山四时绝景。云峰山景致别具一格,坊间有“云峰烟岚,登之长生”之说。山上刻石分布以山势为之,或矗立,或斜依,或偃卧,嵌空叠架,姿态各异,由山麓散布到山顶,构成了云峰山的天然碑林。云峰山也因秀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遗产北朝石刻而驰名中外,成为沟通四海友谊的桥梁。


郑道昭与云峰书丹
云峰山北朝摩崖刻石,在中国书法历史沿革史上独树一帜,从隶书向楷书的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
郑道昭出身名门望族,博学明隽,才冠秘颖。据《魏书》载:荥阳郑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李氏、赵郡王氏、皆为太行以东汉世族中的为首五姓,道昭之妹为文帝妃,其亲侄女和叔侄女分别聘为广平王元羽、北海王元祥的妃子。郑道昭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河南人,《魏书》称其“少而好学,博览群书,如为诗赋,凡数十篇工正书,体势高逸,大字尤佳,人称“一代文宗”。郑道昭在任光州刺史时,游历所辖之名山,为后人留下了《郑文公碑》、《论经书诗》、《观海童诗》等宏篇之作。

《荥阳郑文公之碑》又名《郑羲下碑》,刻于北魏宣武帝公元511年(永平四年)。碑文刊刻于摩崖之上,存世共有上、下两碑。上碑在今山东平度市天柱山,高3.3米,宽1.50米,碑文20行,每行40至50字不等,共计883字。下碑在今莱州市(掖县)云峰山,碑高1.95米,宽3.37米,碑文楷书51行,行29字,总计1243字。字亦较大,剥泐较少。碑为郑道昭所书,字体介于隶、楷之间,因其书于南北朝北魏时期,故称魏书,其结字宽博舒展,笔力雄强圆劲,为魏碑代表作之一。



云峰山部分石刻赏析

《观海童诗》,在山北麓《耿伏奴题字》南偏东4.85米处。石呈不规则的三角状,高2.2、宽3.5、厚1.8米。刻面经过加工。诗刻为魏书体,方笔为主,间以圆笔。字径12厘米,共13行,行8字,计104字。

北魏观海童诗

《论经书诗》,在山北麓“虎头岩”北偏东13.3米处。石为不规则的三角状,高5.22、宽6.66、厚3.20米。未经加工。诗刻为魏书体,以方笔为主,间以圆笔。字径15厘米,共20行,行7—21字不等,计324字。

论经书诗碑 纵312cm 横327cm

《山门题字》,在山东峰西壁右壁下部。刻字为魏书体,方圆笔兼用。字径12厘米,刻4行,行3字不等,计13字。

山门题字 原石在莱州云峰山东峰 高52厘米 宽85厘米 4行 行4字



左阙题字 原石在莱州云峰山东峰 高70厘米 宽48厘米 2行 行4字

九仙之名题字 原石在莱州云峰山主峰 高54厘米 宽64厘米 3行 行3字

赤松子题字 原石在莱州云峰山顶峰 高47厘米 宽50厘米 3行 行4字

王子晋题字 原石在莱州云峰山顶峰 高32厘米 宽60厘米 5行 行2字

浮丘子题字 原石在莱州云峰山顶峰 高44厘米 宽40厘米 3行 行4字

鸿崖子题字 原石在莱州云峰山顶峰 高55厘米 宽75厘米 3行 行3字

羡门子题字 原石在莱州云峰山顶峰 高36厘米 宽78厘米 5行 行2字

安期子题字 原石在莱州云峰山顶峰 高38厘米 宽62厘米 4行 行3字

神人子题字 原石在莱州云峰山顶峰 高60厘米 宽78厘米 3行 行4字

赤口子题字 原石在莱州云峰山顶峰 高78厘米 宽77厘米 4行 行3字

列子题字 原石在莱州云峰山顶峰 高105厘米 宽87厘米 3行 行4字

《耿伏奴题字》,在山北麓“虎头岩”北偏西约10米处。刻字为魏书体,圆笔为主。字径6—10厘米,共3行,每行1、3、2字不等,计6字。

伏奴题字刻于云峰山上,共“耿伏奴从驾”5字。从题刻位置、刻字大小等方面分析,作者地位卑微。刻石很不经意,布局歪斜。按当时的交通条件,郑道昭出游肯定会有一大帮属吏随从,刻石作者应该是下层属吏,也就是耿伏奴本人。

《欲界清都题字》,在山北麓。刻字为楷书。字径44厘米,刻3行,正文1行,计4字,题款2行,计13字。题字年代为明代天启丙寅年(公元1626年)。
(莱州文旅、市博物馆、看懂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