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台莱州,提到郭家店镇小草沟村,景美、民富、人和,这是小村庄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5到10年,我们小草沟村将成为江北一流的银杏村,不可复制!”看着一大片林子,小草沟村党支部书记宋福林的自豪溢于言表。
绿色发展旅游兴村 实现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走在银杏林间幽静的小路上,流淌着阵阵清凉,入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村口富有特色的拱门,宽敞的停车场,平坦的林荫大道。千亩银杏林地里,一颗颗银杏树仿佛一把把撑开的大伞,置身其中,景美、风清、气畅,绿树掩映下,一座座配套齐全、造型别致的小木屋点缀其中。
小草沟村根据实际,制定了一个长期规划,专门聘请中国乡建院高起点编制了《小草沟村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规划》,共计70多个项目。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小草沟村注册成立了小草沟村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小草秋韵旅游文化节”。投资打造游客服务中心、乡里乡货、果品采摘园等十六项重点工程,先后植树6万余株,银杏林1000亩,种植苹果2000亩,打造沿河生态廊道和休闲观光带1000米,硬化村内街道15000平方米,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85%以上。
通过改造,小草沟村在果品采摘、农事体验、观光休闲等方面实现突破,全年接待游客数量已突破6万人,村民增收50万元以上。其中,尿粪分集式旅游公厕还获得中国乡建院2016年度“最具影响力公共建筑”。
孕育苹果苗木繁育“大产业”小山村引来大“院士”
“只要长苹果的地方,就有小草沟苗木。”宋福林告诉记者,“小草沟拥有优质苹果砧木品种120多个,是全国最大的苹果种质资源库,繁育的苗木在全国种植面积已超过3000万亩,覆盖国内所有苹果产区。”
束怀瑞是苹果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果树研究近70年,被誉为“中国苹果栽培第一人”。院士工作站的落户,为小草沟开展苗木繁育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工作站带来了3项研究课题,同时吸引了很多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等专业人才到这里研究试验,承担的科研课题超过20个。
科技创新是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苹果产业转型发展,关键在科技创新,出路也在科技创新。小草沟数十年如一日耕耘在苹果苗木繁育领域,成就了我国最丰富苹果苗木种质资源库的美名,为烟台乃至全国苹果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