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莱州论坛

搜索

莱州这个小姑娘入选烟台十佳好人,快来认识一下!

复兴汉业 发表于 2020-7-20 14: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烟台

徐聪慧

-最美孝心少年


十佳烟台好人(入围)


徐聪慧,女,12岁,山东省莱州市曲家学校五年级二班的学习委员,连年被评为莱州市优秀班干部、莱州市优秀学生,以自己柔弱的身躯支撑起面临破碎的4口之家。60多岁的奶奶体弱多病,不能从事田间劳动,父亲2010年因事故导致下肢瘫痪,母亲外出打工。小聪慧从8岁起就以自己柔弱的身躯支撑起面临破碎的4口之家。


2010年6月,小聪慧爸爸不幸被埋在窖子里,脊柱受到损伤,下肢终生瘫痪,家里也背上了几万元的债务。从那开始小聪慧就和妈妈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妈妈外出打工,每天天不亮小聪慧就起床为奶奶、爸爸做好饭,伺候两位老人吃完饭,自己胡乱吃几口,就赶到庄稼地和菜园里除草捉虫。小聪慧珍惜学校的分分秒秒,除了上厕所,就趴在课桌上学习。为了买学习用品,小聪慧起早贪黑捡废品;为了给爸爸、奶奶改善生活,小聪慧利用双休日,把自家菜园的韭菜、黄瓜等蔬菜带到集市上卖掉,给奶奶、爸爸买肉吃,不到一年的功夫,小聪慧已经会包饺子、擀面条、包包子、做馒头……而开始最让小聪慧为难的还是照顾爸爸,由于脊柱受伤,爸爸处处需要照顾,这让她感觉不好意思。慢慢的小聪慧成了爸爸的护理专家:给爸爸揉腿,排便困难的时候,给爸爸打开塞露,收拾大小便……


小聪慧的事迹传开后,政府、社会上的爱心人士都对这个家庭伸出了援助之手,“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做个有用的人,好好回报社会。”小聪慧说,“这不是大人教的,是我真实的理想。”


李金国

-前途与生命的抉择


十佳烟台好人(入围)


李金国,男,民族汉,出生于1990年10月。2014年3月,滨州医学院大五学生李金国接到了两份通知,一份是四月三号的研究生复试通知,一份是他配型成功需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通知。在两份通知面前,李金国没有犹豫。“这样可以救人!”他说。3月20日,李金国将从滨医烟台校区出发,奔赴位于济南的山东省立医院,为一位他永远都不知道姓名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3月26日,他成为烟台第23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李金国的事迹得到了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齐鲁网、凤凰网、大众网、齐鲁晚报、今晨六点、半岛网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


李金国是芝罘区只楚人。18岁的时候,也就是刚刚考入滨医那会儿,他就和父母还有双胞胎弟弟一起加入了中华骨髓捐献库。入学后,通过医学专业的学习,他深深感觉到造血干细胞对白血病患者的重要性,而辅导员老师也经常鼓励他与其他同学捐献。


总结这次捐献行为,李金国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有作用”。李金国是烟台第23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大学期间,他还先后4次义务捐献了1600ml血液。


郭苏

- 十年挖井惠乡邻


十佳烟台好人(入围)


郭苏,1948年出生,招远市毕郭镇官地村人。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却对自己的村子怀有特殊的感情,他希望自己的父老乡亲生活幸福安康。十几年前,当他看到乡亲们经常为浇地没有水源而犯难发愁的时候,便萌生了为村里挖一眼井,解决乡亲们灌溉难的想法。为了这个想法,身患疾病的他只身一人,仅仅靠着手中的镐头、铁锨和手推车,历时七年,义务为村挖出一眼30米长,20米宽,8米深的大口井,解决了村东几十户人家300多亩果园和农田灌溉难的问题。而他并没有停下挖井惠民的工程,2012年,他的另一口大口井在村东南开挖,现已小有成效,届时,更多的土地将解决上水难的问题。


郭苏的举动感动着全村的乡亲们,人们亲切的称其为“当代愚公”。



朴正男

-异国公益梦


十佳烟台好人(入围)


朴正男,出生于1963年,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韩国人,在韩国一直做志愿活动,来到烟台后,他组建了“爱在烟台·中韩友人”志愿服务队,圆了他的异国公益梦想。


现在,中韩友人志愿服务队从最初的200多人,到现在的600多人,在不断发展壮大,志愿活动也越来越丰富。现在,几乎每个周他们都会组织公益活动。作为“队长”,每一次公益活动,朴正男都以身作则。有一次,他带着60多名韩国留学生,去南大街打扫卫生。为了做表率和示范,他清扫得非常细致,一路伸手去草丛深处,把碎纸屑和烟头一点一点捡出来,像寻宝一样搜索垃圾,有时候整个人钻进树丛里,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垃圾取出来。旁边一位韩国小伙子受他的感染,也做得非常认真。


今年,朴正男组织开展中韩家庭一对一帮扶活动,目前已经与芝罘辖区的60多户困难家庭结成了帮扶队子,他本人帮扶了5户困难家庭。朴正男说,每次去结队帮扶的家庭时,队员们都带着孩子,希望通过他们自身的行动对孩子起到带动教育作用。


邹风谦

-慈善融于血脉


十佳烟台好人(入围)

邹风谦,男,1970年8月出生,现任烟台英炜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他以“为百姓建好房,用良心铸形象”为座右铭,带领公司先后成功开发了多个项目,建筑规模达100多万平方米,工程合格率为100%,累计上缴国家税金3.5亿元,连续六年获栖霞市政府颁发的“经济建设突出贡献奖”荣誉。


在栖霞,邹风谦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自主创业、扶贫济困、乐于助人的优秀品格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赞誉。据统计,他先后为2007、2008、2014年栖霞市“邻居节”提供赞助,社区文化活动建设投资及各类捐款累计230余万元;为栖霞城乡建设累计捐资近400万元;为栖霞市慈善、教育事业捐款累计120余万元;共计捐资700余万元。先后被评为栖霞市“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烟台市劳动模范”、烟台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栖霞市“优秀企业家”、栖霞市“助人为乐”模范、栖霞市尊师重教先进个人等。



张述合

-无怨无悔二十载


十佳烟台好人(入围)


张述合,男,51岁,莱阳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他一颗丹心守英灵,无怨无悔二十载,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最美烈士守陵人的动人篇章。1993年,张述合到烈士陵园工作,为了方便工作,他说服了妻儿,一家三口搬到陵园园区居住。陵园占地3.2万平方米,园内安葬着2728名烈士。这么大的陵园,这么多烈士墓全靠张述合维护管理,辛苦可想而知。防火灾、搞绿化、清杂草、垃圾,在他的努力下,陵园内外环境焕然一新。为增强烈士陵园的教育功能,张述合四处奔走,多方筹措资金360余万元,修建翻新了烈士悼念厅及办公场所,建成了烈士纪念碑、假山、纪念台等新景点,铺设了一处大型广场,对散葬在全市的220名烈士集中迁葬……张述合还刻苦研读了《莱阳市革命烈士英名录》、《民政志》等大量资料,对每一名烈士的生平经历都熟记于胸。多年来,他先后帮22名烈士亲属圆了寻亲梦。张述合还积极主动联系中小学校,利用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多年累计接待青少年及各界群众100余万人次。烈士陵园先后被批准为烟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山东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张述合个人先后被评为“梨乡好人” 、“莱阳市劳动模范”、“莱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烟台市民政工作先进个人”。


肖德海

-梦想在路上


十佳烟台好人(入围)

肖德海,男,汉族,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大学本科毕业。自2006年11月参加公安工作以来,肖德海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全省优秀人民警察、“齐鲁先锋警员”、全市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城市先进个人、全市优秀共青团员、全市优秀公安基层民警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十佳执勤民警”,被市民盛赞为烟台“最帅交警”。肖德海所负责的青年路岗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全省首批标准示范岗。2014年1月,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以“起的最早的人——梦想在路上”为题,报道了包括肖德海在内的一批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基层典范。作为一名85后民警,肖德海把“规范、创新、高效”作为示范标准的工作内涵,创新了岗前准备“一准、二查、三注意”、“一提示、两卡放、三统一”等工作法,达到了“四快四清”的管理效果。身为外勤民警的肖德海还有着“多重身份”,为保障学生安全上下学,他主动承担护导任务;为解决失主的燃眉之急,他主动联系烟台晚报等媒体,开辟了《爱心招领》栏目,成为全市首个“爱心招领站”站长,为100余名群众提供了失物认领服务;为了深化警民沟通,他开通了“烟台交警肖德海”微博和博客,成为烟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用周到细致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赞许。


邴德美

-毕生奉献教育


十佳烟台好人(入围)


邴德美,女,1938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原芝罘区养正小学校长兼书记,中共党员。她曾被评为烟台市劳动模范、全国德育教育先进者,曾是两届烟台市人大代表、市委候补委员。80年代是她亲自恢复了养正校名,建立了烟台市第一所家长学校。她率先创办了“一主两翼”的办学模式。此项创举曾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交流。


退休后,她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衷,积极从事社会办教育,应聘创办了“中大德美学校”。中大德美学校创办二十年来,没向国家要一分钱,解决了许多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特别是几个“春蕾”女童,分文不收,无私培养到小学毕业。中大德美学校除了减免特困生学费外,其他学生均只收取书本和食宿费,其余支出部分均由学校独立承担。学校每学期均有五成以上学生为贫困、单亲、务工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


如今已78岁高龄的邴德美校长,二十年来从无间断过一日到校督导师生。在学校师资不足困境期间,还亲自上阵为学生上课,她的精神时刻鼓舞着全体师生,学生们亲切的称其为“邴奶奶”。


邵志道

-勇救落水老翁


十佳烟台好人(入围)


邵志道,男,1944年出生,山东招远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银行招远市支行退休员工。2014年8月25日早晨6时许,邵志道正在烟台开发区的金沙滩浴场游泳健身,突然,他发现远处正在游泳的一个人有些异常,身体在往海水中下沉。邵志道奋力游过去,发现这名游泳的老人下肢抽筋,身子无法动弹,而海浪打过来,人已经被呛得头晕眼花了。他赶紧靠过去,一把抓住老人,拼命往岸边拖。溺水的老人身材魁梧,体重近200斤,而邵志道体重还不足130斤,当时正值退潮,潮水一波一波向里反抽,邵志道拼尽全力向外划,救援显得十分吃力。经过近10分钟的努力,溺水老人终于被拖到了安全地带。老人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仍未完全清醒,筋疲力尽的邵先生又赶紧招呼附近的人拨打120急救。经过抢救,这名80多岁的溺水老人完全脱离了危险。


邵志道同志作为一名已经退休的70岁老人,生活中,他助人为乐、扶危帮困、古道热肠。他的事迹,枚不胜举。


面对领导和邻居们的称赞,邵志道一个劲地摆手。他说自己18岁参军,19岁入党,有着50多年的党龄,救人之举离不开党组织几十年的培养和教育,这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人都应该做的。


盖春燕

-展现女兵风采


十佳烟台好人(入围)

盖春燕,女,23岁,莱阳市姜疃镇大庄子村人,北京驻军某部士官。2013年8月18日,回家探亲的盖春燕和姑姑盖连英骑电动车途经姜疃镇瑶头村西的一座水库时,突然听到周围传来的呼救声。她们顺声望去,只见水库里有位妇女和小女孩正在挣扎。盖春燕来不及细想,放下电动车就向水库跑去。此时,落水妇女和小女孩几乎全部没入水中,长时间的挣扎也使两人筋疲力尽。盖春燕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拼尽全力将她俩推向岸边。此时,盖连英也赶了过来,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落水妇女和小女孩被救上了岸。盖春燕上岸后,顾不上浑身湿透的衣服赶忙跑到路边拦了一辆车,将小女孩和落水妇女送到了医院。之后,盖春燕和姑姑盖连英就悄然离去了。据了解,落水妇女叫逄丽丽,小女孩是她的女儿。逄丽丽四处打听救命恩人的下落,可始终没有结果。一次到邻村赶集,逄丽丽幸运地遇见了盖连英,得知了下水救她的恩人叫盖春燕,并了解到,事发后盖春燕也因受凉感冒,但现在她已经返回了部队。当逄丽丽通过电话向盖春燕表示感谢时,盖春燕谦虚地说:“我是一名军人,救人是我的职责。”今年,盖春燕被推荐为莱阳市年度见义勇为“梨乡好人”候选人,并被评为“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获得了5000元奖金。难能可贵的是,盖春燕又把这笔奖金全部捐给了大庄子村她长期帮扶的一户困难家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