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石榴渐红,寻着“一村翠裳朱笔点”的诗意去探访一个村。文峰路街道东朱家村,是一个规模不算大、毗邻城市南外环线的小村庄,户籍人口400人,面积1.6平方公里。看似普普通通的村落,如果你走近她、深入了解她,就会发现有一种从历史中浸染而出的色彩绘就了这个村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那就是“东朱红”。
01 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是流淌于东朱家村村史中的“红色血脉”
不管是听村头晒太阳的老大爷讲那过去的故事,还是走进村史馆感受那史海钩沉,都在陈述同样的一件事:是党带领老百姓打跑了日本鬼子,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让东朱的父老乡亲不再受人欺凌;是党带领老百姓,分田地,搞公社,让东朱的父老乡亲不再受冻挨饿;是党带领老百姓,包产到户,发展商贸,让过够了穷日子的东朱父老乡亲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现年72岁的老支部书记王永集动情地说:“参观我们的村史馆,看的就是咱共产党带领东朱老百姓当家作主、过上好日子的历史。我们建这个馆,就是让村里的年青人、下一辈或者再往后的东朱人,不要忘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从哪儿来的,太平盛世是谁给的……”
02 靠党组织领导、靠党员带头 是新时代东朱家村治村兴村的“红色法宝”
走在东朱家村的大街小巷,淳朴和谐的村风体现在时时处处,不论是整洁有序的街道,热情有礼的村民,还是村民门口停放的轿车、房前屋后莳养的花草,都在讲述这新时代东朱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丰腴……
说到村和善治,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兵最有体会:“大到一个村、小到一群羊,要想管好了,必须有个正经带头人把这头带好。以前村里也是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村里公共事业没人管……怎么办?新一届支部先把两委班子理顺了,再把党员队伍带起来。这些年也正赶上市里从上到下严抓党建的大好时机,我们从抓三会一课、抓主题党日,抓党员联户、抓承诺办实事做好事入手,让班子威信立起来、动力足起来,让党员站出来、冲上去,班子和党员一带头就把整个村庄治理带正了,带活了。
如今的东朱家村,发展大事群众小事都由“两委”班子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共同审议,班子定下的事,党员们带头拥护、带头执行,老百姓们一呼百应,同心同行。
03 用党旗作帆、用田园作桨 东朱家村为未来的发展规划了一条“红色大道”
赶上好时代,发展不可待。近年来,东朱家村乘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有效路径。通过发动广大村民踊跃入股,东朱家村成立起金实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石榴种植等传统优势,打造生态产业链。
合作社以石榴规模化种植为基础,引导社员科学种植、除草、灌溉、施肥、剪枝、选果,每个阶段都安排技术人员全程跟进,并定期邀请农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经过合作社一年多的精心管理,“牡丹红”石榴现已成为东朱主打特色产业之一,东朱村也成为莱州最大的石榴专业种植村。全体股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党支部周围,村里发展也像石榴开花红红火火……
今年5月份,金实农业专业合作社又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把打造高品质“开心农场”作为今年发展田园综合休的“一号工程”,一次性流转土地65亩,投资50万,打好合作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牌,创建生态农业发展的“东朱模式”。
“党支部擎旗,发展田园经济,就是我们村的总体发展思路”王建兵书记谈起村庄发展胸有成竹,“如果我们的综合体项目运营起来,再上传统农业产业项目,一年村里进帐二三十万没问题,将来我们东朱家要打造成城市人的‘后花园’,休闲娱乐在东朱、康养研学在东朱、投资消费在东朱,真正把农业农村经念深念透,让东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心、越过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