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莱州论坛

搜索

莱州狠人!一株花卖28万!变身千万富翁!

复兴汉业 发表于 2020-12-26 11: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烟台
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之中说道,江宁的龙蟠,苏州的邓尉,杭州的西溪都盛产梅花,而许多的文人墨客又对梅花的体态有着过分的要求,不能够太直,要曲折才够姿态;不能够太正,要歪斜才有景色,不能够太密,要疏朗才有形态。龚自珍却不太同意他们的观点,并且认为他们不是真心爱梅花的,而是爱梅花的那种体态,能够供自己欣赏,写作。龚自珍认为梅要怎么长,全凭自己的心意来就好了。除了龚自珍,山东莱州曾有一农民也深爱着梅花,甚至自建了一座180亩的梅园供大家观赏梅花。


爱梅之人
朱志奇于1951年出生在中国山东。他从小就非常喜欢梅花,对于这种富有风骨,盛开在凛冽寒冬的美丽植物,他非常地向往。梅花之于朱志奇可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寄托,对于梅花,朱志奇是热爱的。这种热爱让朱志奇在自己的故乡自掏腰包建设了一座梅园。

当年朱志奇的父母还有亲戚朋友都非常不理解他的这种行为,因为在老一辈的印象里面,种花这种事情都是附庸风雅的,既不能拿来吃饭,也不可以拿来赚钱,怎么能够拿钱做这种浪费精力的事情呢?


朱志奇顶着父母和亲戚的反对,建立起了一座属于自己的梅园。他终日在梅园里面培育自己的梅树,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建设这一座梅园,梅园在他的用心建设之下,规模逐渐地扩大了,名气也变得越来越大了,朱志奇花了无数的心血,如今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梅花与杏花
朱志奇这几十年来对梅园的贡献可不止种了梅花这么简单。朱志奇的梅园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的梅园之中崭露头角,成为一个旅游景点,是因为朱志奇本人一直在致力于梅花的杂交品种,如今已经颇有成效了。

梅花从古代开始便有着不过江的传统,不过江的意思是过了长江的梅花,遇见低于零下十度的天气都会冻死,所以很多的时候,有的梅花品种无法活着到达北方,所以在宫廷之中,皇帝有的时候也没有办法欣赏到尽态极妍的梅花,朱志奇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朱志奇觉得既然纯种的梅花不能够过江,那么杂交的也许可以,找一个比较耐寒的植物来帮助梅花抵御寒冷就好了,他在许多的植物之中挑中了杏花。杏花与梅花结合起来,应该可以很好地抵御北方的严寒,让梅花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面生存下来。他因此被人称为“最牛农民”。

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和无数次的失败,他终于培育出来了不畏寒的梅花,也就是梅花与杏花的杂交品种。这一技术被朱志奇实验出来后,朱志奇的杂交品种梅花一时之间叫上了许多的高价,他靠卖梅花坐拥千万,而且一株梅花曾卖出28万的高价,一株梅花价格约为22万。

成功的爱梅人士
朱志奇的梅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自矜自傲,朱志奇觉得光自己赚钱是行不通的,于是他把这一项技术介绍给了当地的一百多户农民,想要拉动他们那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原本只能卖上很少价格的纯种梅花和杏花,经过这一项技术的嫁接之后,可以卖上几百块钱,这让那一百多户的农民欣喜若狂,他们非常感谢朱志奇的无私分享。朱志奇却不以为然,他研究梅花不是因为想要赚到多少钱,而是对于梅花的热爱支持着他研究梅花,赚钱这种事情他并不热衷。


随着朱志奇的梅园越做越大,很多慕名而来的人想要观看这座梅园。朱志奇看见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的爱梅人士,非常高兴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成果,索性将自己的梅园打造成了一个文化交流的景点,让更多爱梅花的人能看到自己的成果,为这些美丽的梅花所倾倒。当媒体来采访朱志奇的时候,朱志奇非常自信地面对镜头,且对着镜头说出自己的祈愿,他希望自己的梅园产业可以成为本地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提起梅园就能想到莱州,提到莱州就能够想到梅园。

结语
世界上喜欢梅花的人很多,但是有的人会强加自己的审美在梅花的身上,不像龚自珍一般,随梅花要怎么长,也不像朱志奇一般,让梅花开遍每一个地方,为了自己的爱梅的理想,能够不顾一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