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莱州论坛

搜索

莱州这个大姐唱戏很出名,十里八乡都夸,你认识吗?

复兴汉业 发表于 2021-1-19 17: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烟台

徐培珍和老伴正在排练《沙家浜》
“同志们杀敌挂了花,沙家浜就是你们的家,乡亲们若有怠慢处,说出来我就批评她!” 这是京剧《沙家浜》中一段经典唱段,每次听到这唱段,我们就知道徐家村的老戏骨——徐培珍又在为乡村演出做准备了!

“从16岁徐家剧团成立,我就开始唱戏,不到一年就成了剧团的台柱子。”说起唱戏的过往,75岁的徐培珍大姐目光矍铄,精神抖擞,“刚报名参加剧团的时候,俺娘还不同意,都是偷摸地去,后来是当时的团长徐建芳找到俺娘,说了许多唱戏也出息人这样的话,俺娘才答应了。不过,连我也没有想到,这一唱不打紧,这一辈子就算和戏结下了拆不开的缘分。”



徐培珍和徐朋良巡演剧目《逛新城》


因戏从教  迎接八方来宾
那时候说起徐家村,真的从心里觉得骄傲,十里八乡乃至市里,徐家村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文体事业都是令人称赞的,我们那时候的剧团光排演的曲目有十多出,演歌剧、吕剧、样板戏,样样不在话下,年年上红旗会堂汇演,我们年年拿第一,那时候是我们最幸福的日子,县里管饭,有小馒头吃,还能喝上米饭。徐培珍大姐讲述当年撂下饭碗就是一心唱戏的日子虽然清贫,但过得不知道多有奔头。也正是因为一直在村里的剧团唱戏才艺出众,1975年村里成立幼儿园的时候,村支部书记徐斌找到了她:“幼儿园就得需要你这样能歌善舞的人,咱们的村办幼儿园就由你来挑这个头!”

“你可能真想不到,我们那时候文艺从幼儿抓起,我们的孩子排练的样板戏《军民鱼水情》、《东郭先生》、《海岛》等,演的那个好,孩子们虽然小,但有灵性,演什么像什么,无论是孩子和家长都在这些排练中收获了太多,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也特别有成就感,而这些都源于我当时在剧团的这份缘……”徐培珍大姐说,那时候她白天忙幼教,晚上忙剧团,就像戏里唱的一样:“扔下叉子拿扫把,一刻不得闲……”



徐培珍和她幼儿园的孩子们




徐培珍和孩子们欢迎八方来宾


徐培珍大姐表示接下幼儿园的这个担子的时候,那年她二十七岁,而这个幼教担子一挑,就挑了34年,这34年间她不知道迎来送往了多少孩子,更不记得接待了多少的来访学习,别看我们是村办幼儿园,我们最多的时候孩子有200多个……谁也不曾想过,就是我们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幼儿园,我们接待过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拍摄、各省市的参观学习,自1980年至1986年,先后有60个国家和全国各地约10000人次到幼儿园参观。1980年,中央领导林佳楣来我园检查指导工作时高兴地说:你们幼儿园办的真好!1982年有24个国家的卫生部长来参观,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基金会主任格兰特说:“你们这个大队幼儿园五年内能办的这么好,全村98%的幼儿都在幼儿园快乐成长,他们很幸福。刚才我亲眼看到孩子们的活动,幼儿们个个结实健康,精神愉快,我希望中国的其他地区和世界各国都这样。”这段话刊登在《健康日报》上……

因戏结姻  甘做乡村文艺兵
因为戏,徐培珍把戏曲融进了一辈子的幼教工作;因为戏,徐培珍和徐效仁成了一辈子的夫妻。“他比我大五六岁,当时他是团里的主弦,我是主唱……”说起当年的夫妻缘分,七十多岁的徐培珍大姐脸飞红云,“这一来二去的,我们也就走到了一起,……也正是因为这份共同的喜好,这一辈子无论生活多么的难,我俩从未拌过嘴,红过脸,……我们成了台上台下最为默契的人生搭档,每年参加乡村演出至少百余场。”




徐培珍和当年徐家剧团的琴师们

现在是新时代了,生活好了,没有之前那些苦了,可她觉得什么时候文艺也不能丢,别看岁数大了,唱念做打是那样也不含糊,天气好了,她就和老伴一起参加各种演出,七一、十一……只要是有演出的地方,就一准有她俩……徐培珍大姐豪迈地说:“有句话不是说的好吗?有一种行为,无关乎职业,只关乎情怀与精神,老百姓离不开戏曲,更离不开文艺。现在不是有个词,叫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吗,我也甘愿做一个这样的兵,植根乡村,传唱经典,寓教他人,幸福自己……这便是我的情怀!”



活跃在乡村舞台的徐培珍左二



庆七一徐培珍在崔家村红色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的经典吕剧唱段《海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