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迟退休 」
几乎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是近些年来社会各界 一直都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 近日,延迟退休迎来了最新消息! 2021年3月4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引发了社会关注
“延迟退休”牵动社会神经,从最初提出,至今已历时十余年,在经过反复论证后,如今被提上日程。业内专家表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有望在“十四五”时期出台实施,在延长退休年龄的同时,可以考虑配套推行弹性退休制度。
2021年2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人社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延迟退休具体的改革方案。由于延迟退休年龄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在方案研究制定过程中,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吸收各界建议。 而最新消息,12日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这些原则分别指的是什么? 接下来到底怎么改? 下面小微带各位街坊一同了解
01 小步调整 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个月延迟1个月
小步调整,简单理解就是延迟退休改革不会“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节奏总体平缓。
也就是说,政策实施后,退休年龄线会往后慢慢推。比如说,原本满50岁退休的女性,政策实施后,第一年,变成50岁1个月或几个月退休。不同年龄段的人,退休年龄不同。以此类推,经过若干年过渡期完成改革。
可以确定的是,改革前期,临近退休的人,只会延迟1个月或几个月,不会出现一下子晚退休几年的情况。对年轻人来说,延长的退休年龄幅度会大一些,但未来有很长的过渡期和适应期。
02 弹性实施 个人会有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
延迟退休不会搞“一刀切”,不是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增加个人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这是延迟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特征。客观地讲,不论是从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岗位的就业稳定性和工作强度看,还是从个人身体状况、家庭需求和价值追求看,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产生的诉求各不相同,有的人希望多工作,有的人希望早退休。 延迟退休改革,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多元化需求。在统一实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沿革等情况,增加弹性因素,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选择提前退休的具体时间,充分体现改革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03 分类推进 不同群体、不同性别将继续保持退休年龄差异
延迟退休不是“齐步走”,而是要与现行退休政策平稳衔接。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政策有所不同。实施延迟退休改革将区分不同群体,采取适当的节奏,稳步推进,逐步到位。对于现有不同职业、地区、岗位存在的一些政策差异,改革后也会保持政策延续性,确保政策调整前后有序衔接,平稳过渡。
04 统筹兼顾 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需协同推进
延迟退休不能“单兵突进”。延迟退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非常多,需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一方面,过去一些与退休年龄相关的政策,要随着延迟退休进行相应调整;另一方面,延迟退休改革也会带来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
比如如何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大龄劳动者就业创业?如何更大力度对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帮助其再就业?如何进一步加大对大龄失业人员的保障力度,开发适合大龄劳动者的岗位?还有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等等。只有统筹兼顾,配套措施到位,才能确保延迟退休改革平稳落地、顺利实施。
最新退休时间表
网上根据延迟退休的大体政策 推测出了这份退休时间表 虽然官方没有正式通报 但大家可以用作参考,心里有底~
男性职工退休对照表 女性职工退休对照表
65岁!!! 这个班真的是要活到老、上到老!
而作为实实在在的打工人 延迟退休已成定局 那与之相关联的养老金又是如何计算呢? 什么时候可以领取呢?
延迟退休何时能领养老金
延迟退休来了! 很多人关心养老保险到底该怎么交 人社部通过中国政府网对多个 养老保险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网友评论
当然,延迟退休一事关系到 我们每位公民的切身利益 各位街坊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评论区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