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者张宙星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红色常相伴、文化永流传 近日,祖籍莱州的历史文化学者张宙星再次向家乡捐赠了大批珍贵的“红色文物”,主要包含三大方面内容,其中第一部分以“红色基因”为主题,将父亲张加洛老将军的历史文献、手稿、照片等400余件史料捐赠给了莱州市档案馆,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第二部分以“书香传爱”为主题,张宙星将自己个人藏书约3000余册捐赠给了莱州市图书馆;第三部分则是秉持“文化润‘莱’”的主旨思想,将其个人收藏的具有地域性的文物,如莱州滑石雕、古砖、陶器、民俗神像等成套文物捐赠给了市博物馆,让历史文化成为“活”在当下的文化,并世代传承下去。
据了解,这并不是张宙星第一次捐赠文物。自2017年开始,他已经陆续捐赠了200余件,这些历史跨度由晚清到民国时期的文物包括碑帖、文本、老照片、地图等,均由张宙星发掘收藏。“我一直有这个想法和计划,只不过这次规模比较集中,量也比较大,就是希望把这些文物史料留在家乡,同时通过不断丰富地方文献的馆藏,来做好莱州传统文化的传承。”张宙星表示。
张宙星收藏的红色文献
捐赠经典红色文献 呈现掖县地区革命历史的背后故事,历史文献、手稿、照片……29日,走进张宙星家的时候,他正在整理新一批的史料,这些都是在1946年至1950年其父亲张加洛保留下来的原始材料,十分珍贵。
张加洛,三山岛街道单山村人,是莱州市及胶东创建党的抗日武装的领导人之一,他创立的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是全省最大的抗日武装力量之一。“我父亲保留的这些材料,都很原始材料,不是复印件,很珍贵。作为历史档案的,属于一级馆藏文献。”张宙星介绍,在历史文献整理中,囊括了胶东军区从军事、文化、经济等系列文卷,里面有当年的命令、文件等印刷物;在手稿的整理中主要是张加洛的笔迹,展现了一位共和国老将军文武双全的实力,也通过他的亲笔回忆呈现了掖县及胶东地区革命历史的背后故事;在照片整理中,一部分老照片详实的还原了当年参加战役和动员等场景,另一部分是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类照片。
张宙星收藏的红色文献
“从父辈们身上我感悟到人的非凡精神和价值 研究历史使我感到充实,在研究过程中,往往会被直面而来的真实所震撼,这对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历史留存,而档案是最好的见证。”张宙星表示,档案以文字、实物或音像等形式存在,记载历史,见证历史,是历史的一部分,捐赠档案,通过正规渠道妥善保管并采用适当方式开发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
张宙星收藏的出版物
3000余册正规出版物入馆 丰富馆藏补全门类 《世界通史》《通史》《民俗丛书》……在张宙星家的阁楼上,一排排长长的书架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处处透着古色古香。对于这些费了自己大半生心血的藏书,张宙星对它们的未来早有安排:“只赠不卖。”他坦然表示,自己的藏书有大概一万册,书籍的受众体不应该是个人,而是对社会有用,因此这次他捐出了相当于三分之一的藏书,且全部都是正规出版物,大部分还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的出版书籍。
“这批捐赠给我们的书籍,充实了我们的馆藏,补全了许多门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藏书空白。”莱州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边整理打包边感慨,所赠书目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涵盖文化、画册、文学、哲学、社会学、古典小说、外国小说等类别,最重要的是全部成套成册。其中不乏价值不菲的精装书、绝版书,具有较高的收藏和使用价值。
据了解,莱州市图书馆藏书都是有经费预算的,社会名人、知名专家学者的捐赠一方面丰富了市图书馆馆藏,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图书馆的馆藏质量,这也不失为一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有益探索,也为今后私人藏书的捐赠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为图书馆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一步,莱州市图书馆将继续做好这批藏书的分类整理和保管利用工作,真正做到传承书香、惠及家乡,不负捐赠者初心。
张宙星捐赠的文物
让文物“活”起来 将成立专架向市民展出 对于张宙星来说,潜心于历史文化研究的同时,他还始终关注历史文物的收集与收藏,此次他还捐赠了几百件地域性文物,都是当地出土但曾流落在民间或古玩摊上,被他看到后收集收藏。
“陶器都是汉代的,有陶俑和小物件陶器,古砖,出土于汉代和两晋。还有属于咱们莱州的滑石雕,是一套60多件组合,断代明朝嘉靖年间。”滑石雕成的房屋、人物、器具,栩栩如生。据张宙星介绍,这是一套供奉祭祀的明器,是偶然间他在古玩市场看到,花重金收购来的,这次也移交给了市博物馆。
“每一件文物,都是无价之宝,但只有让更多人了解,挖掘文物背后蕴藏的深厚内涵,才能发挥它的价值,真正实现文物‘活’起来。”张宙星表示,这些收藏来自民间,自己不过是参与者,将来市博物馆展示向市民开放,让更多人了解历史,传承文化。
文物历来都反映了一种历史文化,独具地域性的文物更是反映了莱州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不能只用市场价值来衡量。无论是图书捐赠还是史料捐赠亦或是文物捐赠,张宙星都希望可以传递一种正能量,让更多人热爱家乡,奉献家乡,也用实际行动践行“莱州发展三问”。内容来源: 大众网,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