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莱州论坛

搜索

花翅是怎么来的?莱州螃蟹原来这么多讲究!还有这些…

骑着蜗牛 发表于 2021-9-1 14: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烟台
《漫说莱州方言里“花翅”蟹子的命名》

秋风起,蟹脚肥,虽然古语说九团十尖,即农历九月吃母蟹,十月吃公蟹正当其时,但现在也已时值七月下旬,加之人工养殖改变了时令,所以人们已是“手把蟹螯杯”,享受着蟹之美味了。一般来说,人们对动物类食材的选取多数不计较其雌雄的,而且有不少也不易辨认其雌雄。但也有在意的,如老母鸡汤,小公鸡炒辣椒,那是绝对不可乱来的。而对于螃蟹,则其性别的选择从购买到食用几乎达到了妇孺皆知的水平。因为公蟹鲜,母蟹香,这是吃过螃蟹的人都知道的常识。螃蟹性别辨识只所以比较普及,除了滋味的选择外,还因为它易于辨识。所谓尖脐团脐是食蟹者最基本最高频的词汇。“脐”大致说即蟹的外生殖器。尖脐是公,团脐(也有称圆脐的)是母,这自不待言。但螃蟹的性別可不是这么泾渭分明。像人的性别有所谓“中性(二尾子)”一样,蟹也有中性。这就是本文要说的莱州方言里称为“花翅”的螃蟹,也有叫“花盖”的,胶东也有叫“二母蟹”的。烟台一带则多叫“二甲四(音),有的商贩直接用阿拉伯数字写成“2+4”,好像一道数学题了,亏他们想得出。南方有些地方叫“小娘蟹”。这类蟹脐从形状上正是尖脐和团脐的中和——三角形,所以也有称为“三角”的。这么多不知所云的名字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其实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对中性蟹的不同表述罢了。莱州的“花翅”应是“花脐”的音变。按理说,“脐”和“翅”读音不太相近,但咱们方言喜欢儿化,“花脐”则称“花蛴儿”,这与“翅”的方言音就很相似了。另如咱们把“肚脐儿”说成“肚翅儿”,“荸荠儿”说成“荸翅儿”等都属于同样的音变。至于“花”,就是“多种类”的意思,口语里叫“花搭”。民俗结婚的被子里要放花生,即寓意花搭着生儿育女。而“花盖儿”或因为蟹壳上下类似,虽上为盖儿,类推把腹壳也叫“盖儿”了。脐在盖上,因儿此就以盖代脐了,于是有了“花盖儿”之名。“二母蟹”的“二”正是“二尾(音椅)子”之“二”,是两性的意思。因为中性蟹据说可渐发育成母蟹,所以对未发育成母蟹的“半成品”如此称呼也就情有可原了。要说烟台一带的“二甲四”的命名,那是有性称呼避讳的内因了。按汉语习俗,与生殖器有关的词语是有许多避讳语的。胶东人常把人的生殖器隐称为“家私”,“家把私儿”,因为“家私”也作“家什”,“家什”本指工具,引申借指生殖器官了。由人及蟹,所以说白了“二加四”就是“二家什”方言读为“二加四”,就是二性。说到这里,南方人说的“小娘蟹”也就不解自明了,肯定也是二性的意思。只不过,这里的“娘”可不是“妈妈”,而是“姑娘”。红娘,孙二娘,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都用的此义。现代人起名也偶见用“娘”字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位归国华侨叫林淑娘的,是全国闻名闻名的上山下乡模范。笔者当时年少,曾对她名字里的“娘”字百思不得其解,但也因觉得独特而记住了这个名字。

莱州方言词造句(一)
1.嗔(chen四声)是:他那么瘦能有150斤?嗔是!
2.虫包眼。这些山楂净是虫包眼。老张他儿找对象,真是千挑万拣,找了个虫包眼。
3.皮槌。你再胡说,给你两皮槌。
4.疵毛。这块布料质量太疵毛了!那伙计人品真疵毛。
5.打俚戏(莱州也说打哈哈)。这可是大事儿,不能打俚戏。
6.打冒支(冒领,冒认)。我的那份叫人打冒支领走了。
7.大荒儿(大概)。坡里的豆子收了个大荒儿。
8.逼腚鬼(催逼不放的人。莱州音逼亭鬼)。看你和个逼腚鬼样,这俩钱还能赖你的?
9.变桄子。都说好的事,今天他又变桄子了。
10.不觉景儿。日子真不抗混,不觉景儿又快八月十五了。

莱州方言词造句(二)
1.不赖歹。(不一般,不错)我家二小子这回儿不赖歹,考了个全班第一!
2.噌噌地。(莱州音cengceng三声)。形容速度快。七十多的人了,走起来还噌噌的。日子过得噌噌的。
3.插伙。莱州还叫轧(ga一声)伙儿。合伙的意思。下午抬苞米秸咱俩插伙儿。
4.踹咕。莱州音cuai三声咕。指反复踩踏。小祖宗儿,你别在烂泥里踹咕!
5.打憷(chu去声)莱州音打cu去声。是怯于出头的意思。就随便说说,你打什么憷?这闺女办事一点不打憷。
6.挡掩。遮当儿。门里没影壁,一点儿挡掩没有。
7.掉腚。转身的意思。觉得没意思,掉腚走了。房子窄巴得掉不过腚来。
8.兜齿。地包天。二闺女长了个兜齿儿。
9.二尾(yi三声)子。指阴阳人,两性人。引申指说话办事态度不明,拿不定主意。他净干些二尾子道道的事!
10.浮洋。容器里的液体极满的样子。也说成“浮游”。把酒添得浮洋浮样的,只好奏上嘴哈了。

莱州方言词造句(三)
1.奔儿髅(lou)。指突出的前额头;脑门。也叫前额头,咱莱州发音“欠瓦头”。如前面说的“额骨檐”说成“瓦骨檐”正是相同的音变。莱州后脑勺也叫后奔髅。你看老寿星那大奔儿髅头。
2.瘪窳(bie一声yu三声)。莱州音为bie三声yue四声。窳是损坏的意思。指圆形空心体凹陷变形。搪瓷缸子摔瘪窳了。人老了,嘴也瘪窳了。
3.拨楞。莱州音bu三声leng。是晃动,猛然甩动的意思。如货郎鼓咱叫拨楞鼓。这孩子理发头直拨楞。说他几句还拨拨楞楞的。
4.不让呛。一指不答应。这事他二叔不让呛了。又指急迫,不给时间。地里的麦子可不让呛,明天就得开镰!
5.差势。莱州音差迟。吃了药,这会疼得差势些了。
6.抽抽。多指生物体干缩。这衣服一洗抽抽了。人老了,手背子的皮都抽抽了。
7.痴固。指眼光发直发死的样子。莱州音ci一声gou。你看,小孩烧得都痴固眼了!
8.搭咯。搭理的意思。莱州音搭(三声)ga(四声)。我懒得搭咯他!
9.打哏(gen四声)儿。迟疑。人家一下子捐了50万,没打哏儿!
10.嘚嘚。莱州音dei三声dei。指上下牙齿连续撞击,哆嗦。吓得牙都嘚嘚了。冻得我直打嘚嘚。

莱州方言词造句(四)
1.嘎儿吗的。指零碎东西什么的。孙子今天回来,我去买点嘎儿吗的。
2.该然。一指理应如此。顺手一摸得头奖,该然我发财。又指命中注定。也该然,看了那么多对象,最后和他结婚了。
3.干松(干爽的音变)。你的手干爽了没有?
4.隔路。个别(贬义词)。真隔路,人家都悄没声的,就他吵吵嚷嚷没完。
5.艮揪揪。形
容韧而不脆。比喻人不苟言笑的性格。这萝卜咸菜艮揪揪的,有咬头儿。大家都笑翻天了,他才艮揪揪地动了动嘴角。
6.勾勾。卷曲的意思。洋娃娃的头发是勾勾的。看他勾勾个腰真显老。
7.呱儿呱儿的。形容湿透的样子。你看我这衣裳淋得呱儿呱儿的。
8.归齐。结果,结局。归齐全村男女老少都出来了。闹了归齐,你和俺是一个疃的!
9.鬼画符。莱州音变为鬼画虎。一是指胡乱字成的图案或文字。写字不好好写,看你写了些什么鬼画符!二指蒙混人的把戏。那个家伙一身鬼画符,离着远点儿。
10.哈哈儿。笑话,热闹(贬义)。让个小学毕业生去当中学老师,这哈哈儿可是大了。柱子你尽管干,老少爷们儿决不看你的哈哈儿!

莱州方言里的同义词:
1.顽皮:囚,皮,皮脸,囚脸,调“diao去声”蛋,不听说。
2.不錯:不离,不赖,不赖歹,不善。
3.以前:原先,在先,往早来,早先,头里(音头来),大早先,早已。
4.猜想:约摸着,琢磨着,估磨,估量,揣磨着,思乎。
5.吵架:呛呛,争竞,打嘴仗,打吵子。
6.荤油:大油(指猪油。因回族习俗忌讳而换成大油。如西北一带大肉指猪肉。大肉包子是猪肉包子,和牛肉包子,羊肉包子等并称。),脂油,板油。
7.搬零食:搬,搬腾,零叼,叼零嘴。
8.生手:生茬子,生茬手,二把刀,力巴头,柳生货,鲁生子。
9.讨厌:讨人嫌,讨人厌,烦弃,各应,各央,不喜见,不搭咯。
10.聊天:嗑牙(音哥牙),闲嗑牙,闲扯拉,闲嗑打牙。

本文作者:婴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