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临近,又开始忙着置办年货了。在莱州有不少大集,乡土气息浓厚,不失为“扫货”的好去处。
1月20日(腊月十八),是沙河赶大集的日子。虽然莱州这两天大降温,但依旧阻挡不了人们赶大集的热情。
大集上,摊贩的叫卖招呼声、买家与卖家讨价还价声,还有赶集遇到熟人“拉呱”打招呼的声交织在一起,十分热闹。
鸡、鸭、鱼、肉、海鲜、干果、红烛、香、福贴、对联,大红灯笼,锅碗瓢盆等样样齐全。冒着热乎气的糖炒栗子,贴着红色福字的年糕,从水里捞出来活蹦乱跳的大虾……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热热闹闹的大集处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息。
在集市西侧,不少人开始挑选春联。贴春联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习俗。因此大集上,光春联和福贴的摊位就有整整两排。红彤彤的一片,特别喜庆。
很多市民都会在春节期间给家里买几盆花,添几条鱼,红红火火,年年有余,图个好彩头。
除此之外,莱州沙河大集上的狗市也非常热闹,由于小编去的有点晚,人已经不太多了。听旁边摆摊的市民说,要赶沙河大集的狗市,一定要早上天刚亮的时候来,那时候才是狗市最热闹的时候。
最后再来说说沙河大集的历史。
说起莱州沙河大集,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都是非常出名的。沙河大集历史悠久,据《莱州府志》记载:“沙河集形成于明朝”,到清乾隆年间沙河大集已具有相当规模。每逢农历三、八是沙河集日,外地商客从四面八方赶来,促进了沙河餐饮业的发展。清乾隆年间沙河的大小饭店、马车店、旅馆达50多家,生意兴隆,集集爆满。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商贩的叫卖声、艺人的演唱声、观众的喝彩声接连不断。人们从早四五点钟上市,到晚十一点收市。卖者盈利而返,买者满载而归。当年有句俗语,“沙河集没有买不到的东西,没有卖不出的东西”。20世纪30年代,草辫业兴盛,收购草帽辫业成为沙河集的一大市场,交易额达数十万现大洋,左右着整个胶东半岛的物价和全国重大城市黄金价格的涨落。解放以后,沙河大集贸易日趋活跃,每集上市人数达5万余人。
赶年集、办年货早已成为一种仪式,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忙碌中感受着过年的热闹、新春的喜庆与生活的踏实,这样的日子更有滋有味。今天的沙河大集你去了吗?除此之外,莱州还有哪个腊月大集比较热闹?下方留言区说说,带小编去打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