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朋友们:
本学期即将结束,暑假即将来临。7月3日,在浙江杭州,一名5岁的小女孩独自在家,孩子爬上窗台后不慎从7楼坠落。从往年的案例看,假期发生的未成年人安全事故,多数是因为缺失家长的有效监护。有时多一句安全叮嘱、多一次细心的陪伴,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安全无小事,生命价无限。暑假期间,孩子离校居家,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我们真诚的希望您重视家庭在安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切实肩负起孩子假期的安全教育和监护责任,培养孩子安全意识,注重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暑假。
一、预防溺水。近年来,溺水已成为未成年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因素。6月25日,江西省上饶市7名十多岁的学生结伴前往信江沙港大桥附近戏水,3人没有下水,另外4人不慎溺水,经有关部门全力搜索抢救,最终3名学生溺水身亡,另1人尚未找到。6月26日,海南省临高县6名男生和3名女生一共9人结伴到某水域游玩,其中2名男生下水游玩,1人不慎溺水,岸上的4名男生下水施救,结果6名男生中4人不幸溺亡!家长朋友们务必要高度重视防溺水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孩子要牢记防溺水“七不”、“两会”的要求。“七不”是指: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堰塘水井边玩耍、不擅自下水施救;“两会”是指: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发生险情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假期期间,家长朋友们要实时掌握孩子行踪,当孩子外出时做到“四知”,即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
二、防范灾害性天气。暑假期间正值汛期,家长要教育孩子注意强降雨、雷电、台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遇到强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尽量不出门,避免到山边、海边、水边等危险区域游玩;不到施工区域、电力设施附近、铁路线等处逗留;避开电线杆、变压器、广告牌、桥洞、立交桥低洼区、树木等危险区域。
三、饮食安全。暑假期间,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孩子的一日三餐,保证营养供给。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到无证和食品安全状况差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不随便吃野菌、野果、野菜等,避免食物中毒。
四、交通安全。家长要叮嘱孩子安全出行,文明乘车,主动遵守道路交通法规,自觉避让行驶车辆,坚决做到:不在公路上玩耍;不乘坐拖拉机、农用车、货运车等非客运车辆;不乘坐拼装车、报废车等非法运营和车况差的车辆;不乘坐超载、超速车辆;中小学生不得驾驶摩托车、汽车等机动车辆,12岁以下儿童不得骑自行车上路,16岁以下孩子不准骑电瓶车上路;乘坐客运车辆时不将手脚等身体部分伸出车窗外。
五、居家安全。安全隐患无处不在,现代居家生活条件优越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安全隐患问题,居家安全要做到:不在飘窗或阳台上玩耍;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家用电器;不给陌生人开门;不往窗外抛物;规范使用燃气设备并注意开窗通风;不玩火,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19;不去网吧、酒吧、电子游艺厅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控制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不沉迷网络或电子游戏;不制造与传播虚假信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六、心理健康。期末考试、中考、高考成绩已经公布,家长一定要高度关注好孩子的心理状况,加强关怀和心理疏导,正确引导孩子面对考试的结果。要建立孩子“人生处处皆考场,考试只是人生的暖场赛”的观念,通过沟通、观察等方式,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介入”,切忌过度批评教育,避免孩子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而引发的悲剧。同时,要积极引导孩子做好假期安排,制定学习计划,疏堵结合,为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做好规划和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