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永安路街道果达埠村,位于莱州城西。果达埠村北至掖虎路,西至虎头崖镇小吕家村,南至雷沟村,东靠阳关和五里侯旨村,村里共300多户,1000多人口,属于莱州市人口不多但是面积比较大的村庄。
据记载,明洪武二年,张、林二姓由四川迁此分别立村,因此处东、北、西三面皆为高埠,故张姓立村取名前疙瘩埠,林姓立村取名后疙瘩埠,统称为疙瘩埠,一九一二年,村名由汉语谐音演变为果达埠。一九五七年,两村合并定名果达埠。
提起果达埠村,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该村紧靠206国道,和路两边各种品牌的汽车4S店。
206国道从果达埠村中穿过,路两边的门头房全都属于果达埠村范围。
这些门头房中有培训学校,办公楼,加油站,汽车4S店,大型企业,还有各样的餐饮店等等,可以说,果达埠村是莱州开发较早,也比较繁华的村庄之一。
顺着206国道旁的小胡同往南一拐,就能进入果达埠村。站在村里,还能看到206国道上的车来车往。
走在果达埠村,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村容村貌也十分整洁。
村东侧,果达埠村村民住宅小区正在修建中,不久的将来,果达埠村的村民就可以住进楼房。
除此之外,果达埠村东侧还修建了一条“党群连心路”。该路长约691米,宽约5米,由党员带头捐款+群众自发献爱心+驻村工作组帮扶建设219户党员群众、29家周边企业共同捐款,配合使用帮扶资金修建完成,可以从果达埠村直通五里侯旨村。
最后再来说说果达埠村的古树。在永安路街道果达埠村东西主道的西头,有一棵约300年树龄的古槐树,其高达13米,主干直径约1.1米。传说,洪武二年有张姓、李姓二人,从山西大槐树迁至搁担埠(传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曾将挑担搁此休歇,故称果达埠),栽下了两棵槐树。清朝时,两棵槐树均遭雷击,后其中一棵又生出新枝,但枝杆中间干枯,后枝繁叶茂。1946年11月,国民党进攻掖县时这棵古树又被炸弹烧伤。2018年7月4日,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来到他曾经战斗过的果达埠村,站在大槐树前回忆说:当年粉子山战役、果达埠阻击战打的十分激烈,我参加过且受了伤,是果达埠父老乡亲给我养好了伤,重返战场。这棵老槐树见证了军民鱼水情。迟浩田将军离开莱州时, 欣然提笔挥毫题写了"果达埠阻击战”六个大字,以作纪念。
好了,关于莱州市永安路街道果达埠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关于果达埠村,你还知道什么故事,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