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莱州论坛

搜索

莱州这些村发现“国宝”级文物!

是塞纳 发表于 2023-9-21 15: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
作为千年古邑的莱州,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宝藏”文物,陈列在展厅中的它们,默默记录着莱州辉煌的历史,展现着莱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莱州市博物馆,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



鱼骨化石
微信图片_20230921145929.jpg

莱州境内发现的动植物化石,尤其是大型的植物、象牙、牛角等化石,向我们展现出在人类出现之前,这里就是草木丰茂、动物种类丰富的宜居地。大型鱼骨化石的发现则显示出莱州兼具陆海之利的地域特色。



春秋双耳铜鼎

鼎有三足,最初作为炊煮器使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首次出现了列鼎,形制相同、大小递减。从此,鼎成为礼器中最为重要的器物。铜鼎铸造稳重、纹饰精美,成为国家重器,列鼎更是成为国家的象征,“问鼎中原”正是因此而来。
微信图片_20230921145935.jpg 微信图片_20230921145937.jpg



战国六字齐刀币
微信图片_20230921145940.jpg

战国时,齐将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恢复齐国,封于夜邑(即今莱州),掖县由此立名。1983年5月,沙河镇路旺侯家村北发现战国时期窖藏,出土刀币40余公斤,960余枚。种类有齐法化、即墨之法化、安阳之法化、齐建邦长法化和齐之法化5种。其中,齐建邦长法化为田氏开国纪念币,其余均为流通货币,时代从春秋早期到战国时期。大型钱币窖藏的发现,反映出莱州这一时期商业经济的繁荣。



汉代盐印

微信图片_20230921145944.jpg

1981年莱州三山岛街道西由街西村出土。重达6.5kg,属特大型铜质印,为官府收发用取盐税所用。印由印体和印柄两部分组成,印面近正方形,边长25.5厘米,厚1.5厘米。柄高7.8厘米,两侧有对穿小孔。印面上部铸有并列二兽形纹样,为虎兕相搏图象。下部铸有四个阴文大字,读为“右主盐官”。书体谨严匀称,笔势端庄浑厚,十分罕见。莱州自古为产盐区,春秋管仲相齐时 ,“齐通渔盐于东莱”,齐国因此富强。盐不仅是一种战略物资,秦汉以后盐业还成为国家重要税源,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在27郡37县设立了盐官,东莱郡有曲成、当利两处盐官,发现的盐官印正是设立盐官之佐证。



西晋《郛休碑》
微信图片_20230921145947.jpg

道光十九年(1839年)莱州梁郭上泊村出土。从曹魏时期至晋代,朝廷都以“妄媚死者,增长虚伪,而浪费资财,为害其烈”为由禁止立碑,西晋传世碑刻极为罕见。该碑原为端方所有,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碑额篆“晋故明威将军南乡太守郛府君侯之碑”,是中国书法史上由隶书过渡到楷书的重要里程碑。



北朝滑石佛造像

微信图片_20230921145949.jpg
佛教在莱州留下了的众多历史文化遗迹,诸如盖平山摩崖石造像、大基山摩崖石造像等等。该滑石佛造像于2005年出土,其保存之完整、工艺之精美,世所罕见,为我们重现了1500年前佛教艺术在莱州的兴盛传播。



隋代独木舟

微信图片_20230921145954.jpg
莱州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自古就是天然良港。隋唐时期,莱州即已成为北方巨港,航海和造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04年,莱州市土山镇海仓一村村民在村北约5公里承包海滩上挖筑盐池施工作业时,在离地面1.5米以下淤土中发现古独木舟及古船构件。据古独木舟形制、造船工艺以及伴随出土物年代考证,其时代当在隋唐时期。

独木舟舟体保存基本完好,长6.60米,中部宽90厘米,舱深45厘米。舟长条形,首圆尾方,两端微微翘起,首高80、尾高65厘米,系由一根独木刳挖而成。舟体平整,厚薄均匀。靠首尾两端,两舷内壁近上口处各留有一凸起,凸起靠首尾两侧各开有凹槽面,似前后可置盖板,凸起两侧左右舷又对称开有榫孔,可以安装横梁,可能用以加固舟的横向强度。独木舟的发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发展史、研究我国北方航海史及水上工具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北宋壁画墓
微信图片_20230921145958.jpg

北宋时期,莱州经济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富足。近年来,在莱州市境内的考古发掘工作中,陆续发现宋代壁画墓,其墓室及甬道均绘有精美的壁画,主要为青龙、白虎、祥云、侍女、马夫等组成的备宴、伎乐图及座椅图、灯檠方桌图、门窗图等,线条精细,变化适中,粗不显重,细不见弱,洗练而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明代诰命冠
微信图片_20230921150001.jpg
明代是莱州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创造了莱州历史上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大量莱州学子通过科举步入仕途,甚至出现了令人景仰叹服的“官倾半朝“的现象。莱州市博物馆馆藏诰命金冠两顶,由金丝编制、堆垒、镶嵌而成,工艺规制均遵从大明典制。冠后左右旋配十片金叶,书文“奉天诰命日、官诰重封月”,造型庄重,制作精美,彰显出明代莱州高度发达的仕宦文化。



清代《隶篇》印版
微信图片_20230921150004.jpg
清代《隶篇》印版共670块,内容包括《隶篇》15卷、续15卷、再续15卷,由清代书法家翟云升编撰。由时任吏部尚书的翟云升好友陈伟堂遣宫廷工匠所雕。这是一部隶字形义字典,字形选自一百多种汉、晋隶书名碑,按部集字编排,所收各字均注明出处,并解释字义,说明正、借、别体及其源流,条理清晰、记录详备,是汉字发展、隶法源流研究者的重要参考书。印版原藏翟氏后人家中,1961年捐给掖县博物馆。后来,中华书局、山东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广陵书局等都曾影印出版。
作为千年古邑,莱州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发生在此地域上的历史事件,浩如繁星,莱州市博物馆内馆藏的文物也是数不胜数,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蕴藏着独属于那个年代的历史。

除此之外,
你还知道莱州哪些村发现过文物?
下方留言区,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内容来源:莱州文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