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莱州论坛

搜索

重磅,正式落户莱州!

坠入黑暗 发表于 2024-8-10 14: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烟台
千年古县
微信截图_20240810143358.png
      “千年古县”争创工作作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之一,由民政部、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部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举办,依据“中国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体系”和“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对象鉴定标准”,在中国现存的800多个上千年的古县中,优选出100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名文化内涵丰富的古县,进行“千年古县”的重点保护和国内外宣传工作。其中,山东省千年古县74个。入选条件——入选县城要符合置县1000年以上、专名沿用也要达千年以上,或历史上有短暂变更但又恢复使用至今等诸多条件。莱州市于2013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授予“千年古县”荣誉称号。
微信截图_20240810143409.png

市博物馆接收古县牌匾
      2024年8月5日下午,一块承载着厚重历史内涵的“千年古县”牌匾,由市民政局移交到市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工作人员手中。从此,这块“千年古县”牌匾将永久馆藏于博物馆中,经过系列移交入藏手续后,于8月7日立秋正式挂牌。

微信截图_20240810143418.png
市博物馆挂牌安装

“千年古县”牌匾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故事?颁授“千年古县”为什么钟情莱州?且待娓娓道来:     莱州市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地处齐鲁交通要冲,在烟台、青岛、潍坊三市交界处,紧邻渤海莱州湾。古谓“拥负山海,走青登两郡之冲”。在这片锦绣土地上,勤劳智慧的莱州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东莱文化,铸就了厚德诚信、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精神品格,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个性和历史根基。
      莱州政治地位重要,在漫长的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山东半岛重要的政治中心,曾为国之都、郡之首、府所在、县之治。自西汉以来,莱州(掖县)一直都是胶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东亚诸国往来的重要通道和海外贸易基地。汉代及魏晋时期的东莱郡(东莱郡治所,西汉时在掖县,今莱州市。),管辖胶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南北朝时期光州(州治掖县,今莱州市),管辖整个胶东半岛。隋朝开皇五年(585年),光州改称莱州。北宋时期,“海东诸国朝贡,皆由登莱”,莱州依然是中国与东亚诸国往来的重要通道和海外贸易基地。     莱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古享有“齐鲁之甲胜,天下之名疆”美誉。莱州东南是一脉起伏连绵、巍峨苍翠的山峰,西北是一条蜿蜒曲折、碧波荡漾的海岸线。俗有“东南山西北海”之称,这山之脉、海之线勾勒出一片形似斜置的金元宝状的秀丽山川,构成了枕山襟海的雄伟地貌,描绘出一幅“东南青山、西北碧海”的锦绣画卷。莱州西隔胶莱河与昌邑相望,东与莱西、招远接壤,南与平度分据大泽山脉,北为滔滔渤海,东西广68公里,南北袤54公里,总占地1928平方公里。      根据大量的考古遗址、遗存证实莱州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发祥地之一。其建置沿革脉络清晰可循。
微信截图_20240810143427.png

1夏商周时期
     夏朝时期,各地有许多方国和部落,寒浞取代夏王后,将其大儿子浇封在“过”地,建立“过国”。“过国”在莱州城北,为胶东最早的封国,后被少康灭掉,仍归夏朝,属青州。
     商朝时期,各地仍有方国,掖地属莱侯国,莱都在今城西30余公里的胶莱河附近,属营州。
     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封邦建国”制度,姜尚(姜太公)被封在齐国,于周灵公五年(前567年)灭了莱国,莱国旧地始称东莱,属齐国。
     战国时,齐国在此设置夜(通掖)邑,治所在今城区。
微信截图_20240810143439.png

2秦汉魏晋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36郡,胶东地区设立胶东郡,夜邑属胶东郡。秦在此设汤沐邑,是专给皇太后、皇后、公主提供俸禄和休闲场所的县级城镇。
     刘邦击败项羽后,建立汉王朝。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将夜邑改置掖县,始称县,为青州东莱郡,掖为郡治所。东莱郡领17县,其中掖、当利、曲城、临朐、阳乐、阳石6县均在今莱州市境内。
     东汉时期,全国重新划分郡县,实行中央以下州、郡(国)、县三级政制。原归琅琊郡管辖的长广等县划归东莱郡。胶东国和北海郡合并为北海国,东莱郡、北海国均属青州刺史部。东莱郡郡治迁至黄县(今龙口市),辖13县,掖县(含过乡,即夏朝时“过国”)、当利(今莱州西南)、卢乡(今莱州南部)、曲城均属东莱郡。
     三国时期,掖县属魏东莱郡。魏在地方行政区划上沿袭东汉,实行的仍是州、郡、县三级政制。东莱郡郡治移驻黄县。
     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东莱改郡为国,属青州,领6县,治所在掖。改曲成为曲城。东晋,后赵石勒元年至南燕太上六年(319-410),东莱废国为郡,掖城为郡治,属青州东莱郡。刘宋义熙六年(410年),东莱郡徙治于曲城,领7县,掖县仍属青州东莱郡。

3南北朝至隋时期
     南北朝时,北魏皇兴四年(470年),分青州东部置光州,因掖有光水而得名。延兴五年(475年)改为镇。景明元年(500年)复州,辖东莱、长广、平昌三郡,辖14县,掖城为光州、东莱郡治所。
      北魏后掖县,先后归东魏和北齐管理。东魏武定二年(544年),分出光州东部设置东牟郡(治所在黄县故城),分出平昌郡隶属于青州。北齐文宣帝天宝七年(556年),将当利县和东、西曲城县划归掖县。北周因循北齐。
     隋朝时期,隋文帝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州、郡、县三级政制为州、县二级政制。开皇五年(585年),光州改称莱州。辖9县,分别是:掖县(今莱州,后齐时曲城、当利二县并人)、卢乡(开皇十六年,即596年废挺县并入卢乡)、观阳(今莱阳东部)、昌阳(今莱阳西南部)、黄县(今龙口)、牟平(今烟台福山),还有胶水(今平度)、即墨(今即墨,含今青岛城区)、文登(今文登,辖今荣成及威海市区)。隋炀帝时,全国废州改郡,莱州改为东莱郡,州治、郡治均在掖城,辖区同北魏时期,辖胶东半岛,西部均以胶水河(即胶莱河)为界。

4唐宋时期
     唐初仍沿用隋朝的州、县二级政制,武德四年(621年),改东莱郡为莱州。掖城为莱州治所。如意元年(692年),莱州分为莱州、登州2州。登州辖黄县(今龙口)、牟平(今烟台牟平区)、文登3县,以牟平为州治。天宝元年(742年),又改莱州为东莱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莱州,州治仍在掖县,莱州辖区西部仍以胶水河(即胶莱河)为界。
      五代十国时期,行政区划沿袭唐代,实行州、县二级政制。梁、唐、晋、汉、周均为掖县,隶属莱州,属河南道。
      北宋初如唐制,掖县属京东东路莱州东莱郡。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路之下设府(州)、县。莱州归京东东路,治所青州。宋代仍然把州分为上、中、下三等,莱州为中等州。莱州领掖县(望,今莱州,)、莱阳(望,含莱西城)、胶水(望,今平度)、即墨(中,含今青岛城区)四县,莱州州治仍在掖县城,莱州西部仍以胶水河(即胶莱河)为界。

5金元时期
     金代行政区划基本承袭北宋,原管辖莱州的京东东路改称山东东路,治所益都(原青州)。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山东”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山东东路辖莱州,为上等州,辖5县1镇,领掖县(今莱州)、莱阳(含莱西城)、即墨(含今青岛城区)、胶水(今平度)、招远5县。莱州境内还曾设有海仓、西由、移风3镇,后撤消。莱州州治仍在掖县城。莱州西部仍以胶水河(即胶莱河)为界。
     元朝时期,元王朝为加强对占领区的统治,沿袭了金末行省制度,在路以上设行省,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四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区归属中央特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莱州为中等州,仍属益都路,中统五年(1264年)属淄莱路,至元年间,莱州改属般阳路。莱州领4县:掖县(中)、胶水(下)、招远(下)、莱阳(下)。莱州西部仍以胶水河(即胶莱河)为界。莱州属胶东行中书省及行枢密院。

6明清时期
     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升莱州为府;洪武九年(1377年),析出登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行省制度,山东布政使司辖6府,莱州府辖2州5县,有掖县(今莱州)、平度州(原胶水县,明洪武二十二年正月改置)、潍县、昌邑、胶州、高密、即墨。莱州府辖区向西越过胶莱河扩至潍县,但府治仍在掖县城。
      清朝时期,莱州府辖区及所领州县同明朝,莱州府辖胶州、平度州两个散州和即墨、高密、掖县、潍县、昌邑。省、府之间是登莱青道,道治所开始在青州,后迁至莱州(掖县)。清初为海防之需,登州、莱州还各设有海防道,康熙二年(1663年),裁登州海防道并入莱州道,称登莱海防道,康熙四十年(1701年)又并入登莱青道。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莱州府割出胶州和高密、即墨两县,仍领平度州和掖县、潍县、昌邑3县。同治二年(1863年),治所从莱州迁至福山县烟台。莱州府归登莱青道管辖。

7民国时期
      1913年,北京政府废除清朝府、州制,但沿用道制,为省、道、县三级。山东省辖胶东道。莱州归胶东道管辖。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废道制,存省、县两级。1928年6月1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成立,掖县由省政府直接管辖。
      1938年1月1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胶东军政委员会成立。掖县成立抗日民主政府。1942年7月7日,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在栖霞成立,辖东海、西海、南海、北海4个专署区。西海专署区辖掖县、掖南县、掖北县、莱阳县、平度县、平西县6个县级单位。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省政府成立,胶东行署辖北海、西海、南海、东海4个专署区。掖县、掖南县归西海专署管辖。
      1949年3月,山东省政府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全省辖渤海、胶东、鲁中南3个行署区。胶东行署驻莱阳县,掖县、掖南县归胶东行署管辖。

8新中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9日,原胶东辖区设文登专区、莱阳专区、烟台市,烟台为省辖市,掖县、掖南县归莱阳专区管辖。
     1956年3月撤消掖南县,原地并入掖县。
     1965年以后,烟台专区(驻烟台市)辖2市15县,掖县归烟台地区管辖。1983年11月撤消烟台专区,成立地级烟台市。掖县归烟台市管辖。1988年掖县撤县建莱州市,从此进入了历史新阶段。
         “千年古县”实至名归,光耀华夏!内容来源:莱州博物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