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糖,大糖,麻渠大糖……”随着冬季的降临,品尝麻渠大糖的季节又悄然而至。这悠长的吆喝声,对于每个莱州人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旋律;而麻渠大糖那独特的香、酥、脆口感,更是让人爱不释手。不过今年好像没太看到走街串巷卖大糖的人。
近日,平里店镇麻渠二村的老糖坊内,这里的主人孙成刚正带领工人们忙碌地熬制着糖稀,一口能容纳24人的大铁锅,正孕育着50公斤的甜蜜。
在这传统技艺的熏陶下,麻渠大糖以其酥软松脆的口感赢得了无数食客的心。大铁锅内热气蒸腾,糖坊内湿度与温度俱高,孙成刚置身于这片白茫茫的热气之中,不时地观察着糖稀的变化。他介绍道,从清晨5点开始,他们便开始了烤稀、熬糖的工序,直至11点,方能得到那米白色的糖稀,这正是麻渠大糖色泽的基底。
麻渠大糖,这一名字源自其盛产地——平里店镇麻渠村。它是由小麦、玉米中提取的糖汁精心熬制而成,是一种纯天然、富含营养的传统食品,历史可追溯至400多年前。12年前,孙成刚有幸师从麻渠大糖的传承人王廷松老人,学到了这门古老而精湛的制糖技艺。他们仅凭麦芽和玉米发酵而成的糖汁,经过熬糖、合糖、搅糖、拔糖等多道工序,直至下午方能出糖。随后,工人们将大糖裹上白芝麻,拧成圆圈状,待其冷却变脆,时间已近晚上9点。正是这份匠心独运,让孙成刚在2021年荣获了市政府、市非遗保护中心颁发的“莱州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在销售方面,麻渠大糖同样不愁销路,深受老人和孩子的喜爱。孙成刚的妻子刘竹云负责销售,她表示今年受气温影响,开工时间比往年晚了半个月。但即便如此,他们每天仍能制作80公斤的大糖,并以36元/公斤的价格出售。无论是自驾前来购买的消费者,还是前来批发的经销人员,都深知麻渠大糖的受欢迎程度,它是“赶集下乡”的必备之选。
一位从驿道驱车而来的消费者购买了2公斤的大糖,他坦言:“每年冬天吃麻渠大糖都是我家的仪式感,天气越冷,大糖就越好吃。”而另一位从市区开车前来购买的消费者则兴奋地表示:“大糖又香又酥又脆,没有防腐剂和添加剂,闻起来是芝麻香,吃起来是麦芽糖的甜味。我今天特意来买了4包,回去和大家一起分享。”
麻渠大糖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赢得了广泛的赞誉。麦芽糖的醇香与芝麻粒的油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它独特的风味。不仅在莱州地区深受欢迎,就连烟台、青岛、潍坊等地的顾客也时常驱车前来购买。
据了解,由于麻渠大糖的制作受气温影响,因此只有在入冬降温后才能正式开始制作。目前,平里店镇共有三家传统的制糖作坊,它们平均每天能制作将近300公斤的麻渠大糖。从11月中旬开始制作,一直持续到腊月底,这将近三个月的生产周期成为了麻渠大糖的黄金销售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