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莱州法院执行局全面梳理核查终本库存案件,大力推进“终本清仓”工作走深走实,抽调人手远赴各地,与兄弟法院沟通协助,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提起这起案件,就如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执行员王海燕的心头长达十年之久。2013年,老张和老刘因买卖合同纠纷诉至莱州法院,经法院审理,判处老刘给付老张欠款40万余元。因老刘迟迟未履行给付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被分派到了执行员王海燕手中,王海燕反复梳理案件线索,多次走访联络,却因被执行人远在内蒙古,始终未能找到其踪迹,案件只得进入终本程序。随着“终本清仓”行动的深入,在执行干警和申请人的共同努力下,被执行人近期活动的新线索浮出水面,为案件的突破带来了希望。
执行过程
早上7点,执行法官王海燕、鲍箴旭与书记员王相霖踏上了前往内蒙古的征途。16个小时的车程,6次转机、转车,三人终于在晚上11点到达了内蒙古霍林格勒市,这场执行行动,不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对执行法官体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虽然旅途劳顿,但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让这起十年老案在此划下句号。
第二天,鲍箴旭三人根据指引,对被执行人的居住位置进行了“踩点”。这是一栋六个单元的三层老楼,有消息称被执行人住在东六单元一楼东户。干警们在楼下找到了一台小装载机,上面留有被执行人的电话,再次印证了消息的真实性。为了确保行动顺利进行,在到当地派出所落实过被执行人社区信息后,执行干警与霍林格勒法院取得了联系,得到了兄弟法院的热情协助。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第三天,霍林格勒法院的四名干警与我院三名干警组成了临时行动小组,当他们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摸黑到达被执行人的住处时,却发现屋内并没有灯光。
行动小组所有人心里一沉,消息是不是走漏了?被执行人还在附近吗?
但是他们深知还不到放弃的时候,他们打起精神,继续对周边进行排查,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最终确定得到的被执行人住址信息有误。
线索断了,查控工作陷入停滞。考虑到装载机停放位置,干警们认为被执行人可能仍在附近居住。于是,他们决定对东六单元进行逐户排查,但并未发现其踪迹。就在他们准备收队时,一个意外的电话带来了转机。当地法院的一名干警用当地电话拨通了被执行人留在装载机上的电话,并成功取得了联系。
在确认对方的身份后,干警们决定传唤被执行人到法院。经过一番周折,被执行人终于承认了自己住在另一座相似的三层老楼内。干警们立即赶往该地点,并在单元门口进行布控。不久后,被执行人从单元门口走出,干警们迅速上前将其控制。
被带回法院后,被执行人态度反复,企图通过拖延和抵抗来逃避执行。但干警们没有退缩,他们顾不上吃早饭,耐心细致地做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只是对付了几口面包就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经过五个小时的艰苦努力,他们终于促使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
奔赴千里,虽远必执。本次异地执行行动充分彰显了莱州法院执行干警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信心和决心,也充分展现了各地法院执行局之间互助攻坚克难的良好协作精神。接下来,莱州法院将继续加强查人找物力度,同时与兄弟法院加强协作,形成攻坚合力,深入推进“终本清仓”行动贡献莱州力量!来源:云峰论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