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原仓上友谊小学的校长方中和处获悉,在位于金仓街道仓西村的村西有一处百年古井。
记者赶到现场,见古井井口用一块水泥砖块覆盖,掀开水泥砖块井水清晰可见。村民曲方臣告诉记者,在他记忆里,他们这里吃水是比较困难的,要吃甜水,就要跑到二里地以外的马圈担。这口井在几辈人的记忆里也就成了附近村民生活用水的唯一水源。曲方臣介绍说,从他记事起,这口井的井水就一直有,听老人们讲就是逢上大旱年,也不曾干涸过。
“村里的老人都不记得这口井的年头,建国后有人在井边的一块青石上刻有‘洪武二年重建’的字样。”方中和校长对记者讲述了他对这块古井的了解。“‘洪武二年’距今也有六百多年,可想而知这块井的年头还要久远!”
记者看到,这口井口沿边已经被人用一些砖块砌了起来,缩小了原本井口的大小,但往下十公分左右,依然能清晰地看到它的本貌,石沿边还能保留着十多条清晰的井绳提水后留下的勒痕。
“原本的井口宽度不到一米半,深度没有准确的测量过,年轻的时候有些小伙子拿了水桶拴上井绳进行测量,用了近二十多米的井绳。”方中和校长告诉记者。
仓西村党支部书记安春平介绍说,“这口井的水质因含钙盐相对有点高,我们当地都叫它‘懒水’。这几年家家都通了自来水,这口井也就闲置下来,但多少年来它却是仓西村及周边村落百姓赖以生存的依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