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陳曦 于 2015-1-28 19:08 编辑
莱州的第一辆自行车是在1902年美南浸信会的郭维弼牧师(GLASS)买的。 图片中的男性就郭牧师(还挺帅)
郭牧师来到莱州后立即开始了语言学习。他的中文全是在莱州学的,所以他讲一口标准的莱州话。 他到莱阳布道时,莱阳人一听就知道他来自莱州。(一老外说莱州话传教...一想就很逗)
多少年后, 他还记得学会的第一句掖县话是“一个铜子”, 他们的福音小册子一个铜子一本。到莱州后,娄牧师和郭牧师两个人一人买了一辆自行车。这是这种新玩意第一次出现在莱州。
1904年8月, 郭牧师的第一个孩子泰勒(儿子)出生。这是在莱州的第一个外国孩子。(这是典型的国外产子~想混大莱州帝国的国籍么~)
1905年,郭牧师的儿子约翰得了肺炎。郭牧师骑车到平度求阿雅各牧师立即到莱州看孩子。两人立即动身骑车前往莱州。但半路上车子坏了。他们只能回到平度修车, 并休息等第二天在动身。 但已经晚了。郭牧师的大儿子生在莱州,死在莱州, 葬在烟台。 1906年,郭牧师的二儿子Bentley在莱州出生。
(郭牧师的二儿子Bentley17岁以前一直在中国,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他后来成了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历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副校长。他当副校长时,别人恭维他的学朮成就, 他不以为然,认为他最自豪的能讲一口中国话。当别人介绍说他出生在莱州,他纠正别人说,现在叫掖县)。
莱州的第一部摩托车是蓝马丁牧师1919年带回来的。 70岁的蓝马丁牧师和妻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英国从中国北方招聘了几千名劳工,其中分给法国的中国劳工来自山东,大部分来自胶东,尤其是莱州。 由于交流上的问题, 中国劳工和管理机构发生了许多冲突。 他们迫切需要一名懂中文, 尤其是山东话的西方人来协调。后来蓝牧师被调往,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蓝牧师的任期要结束了,要回莱州了。法方为了表到感谢,要送他一辆轿车给蓝牧师作为礼物。但是在当时动乱的中国开一辆轿车不合适,于是法方就把钱给了蓝牧师。蓝牧师就买了一辆摩托车,几台灭火器,一套电话系统。剩下的钱他们在哈尔滨买了一辆二手汽车。蓝牧师的摩托车是莱州的第一辆摩托。 蓝牧师在沙河建立了一个分站,经常到那里去。经不起中国人的挑战, 他也吃起沙河的杠子烧饼,把一个牙搁断了。不得不到北京去治牙和镶牙。
莱州的第一辆汽车是在1923年出现的。 柯理培牧师
后来蓝牧师离开了莱州,1923年柯理培牧师(Dr.Charles L. Culpepper)来到了莱州。 同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妻子和大儿子。 他们在9月19日, 他们到了上海,又乘船到了青岛。 在青岛坐火车到潍坊, 从潍坊乘汽车到了莱州。 那时候尽管有了烟潍公路,但是好多和上没有桥,汽车要先开到平板船上, 然后过河。这应该就是莱州出现的第一辆汽车。
本文摘自原籍我市西关村的美籍华人、基督徒宋培林博士的《莱州基督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