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莱州论坛

搜索

我们从来都不是坏孩子,但是我们未必有爱.

你的包心菜 发表于 2015-4-8 12: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烟台
       当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有一天,母亲看到你偷偷拿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回家,您的母亲会怎么教育你呢?        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 ,母亲会告诉你:''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是小偷,你应该马上还回去.''

         二,母亲会问你:‘宝宝,你拿了小朋友的玩具,你觉得他会不会伤心呢?’你可能会说:’’我不知道。“ 母亲继续问你:”如果别的小朋友拿了你喜欢的玩具,你会伤心吗?“你肯定会说:会的。”
                “那你现在觉得你拿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他会象你一样伤心吗?”母亲继续循循善诱
                 “那还是还给他吧。”你把玩具伸手递给了母亲
                 两种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呢?教育的孩子又有什么不同呢?第一种教育只教会了孩子做“对”。第二种教育教会了孩子爱自己的时候也要爱别人。而两种孩子长大之后的不同在于:第一种孩子长大之后会是个好人,但不一定有爱。第二种孩子长大了有爱,因为有爱,他也很难成为一个坏人。
          上面的例子,我并不是想为教育孩子做总结,我想说的是,其实在我们每个成年人的身上,都有这2个孩子的部分存在。一部分是我们的理性,道德,价值观念,对错标准,对应着我们的大脑;另一部分是我们内心的爱,对应着我们的心。只是不同的人,这两部分所占取的比例不同。
           理性偏多,较多在乎对和错的人,在看别人时,更多的在乎别人的事情对不对,符合不符合标准,而不是关心别人的感受。别人做的事情,一旦经过他们的价值判断,觉得别人做的不对,就会起情绪。在工作中,理性是个标准,无容质疑,但是也要考虑他人的感受,也要有爱。工作之外,一个男人,再直接点,是一个被工作搞的很疲劳的男人,回到家后,看到家里很乱,沙发上凌乱地乱堆着衣服书籍,鞋子满地,而自己的老婆正做沙发上看电视,于是迅速起了情绪。原因是他觉得老婆在家享受没事做,甚至他觉得老婆应该过来陪他服侍他,此时他满脑子都是老婆应该怎样。他错在不应该把工中的理性对错,价值判断带到家庭中,一旦理性占据了大脑,满脑子是应该如何,那么情绪被唤醒,很快会被发展成委屈,愤怒,厌恶,恨,那么家庭争吵就开始了。而在第二种教育方式中成长起来的男人,回到家,看到家里的情况,他会首先考虑到老婆没有收拾家务,以前不是这样的,肯定是老婆心情不好有什么事情。接下来,这个男人首先会忘记疲劳,动手去收拾家务,去关心老婆的心情。心中有爱无爱,在一件即将发生的家庭纠纷面前,显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前后的两种男人,老婆会接受哪一种,答案很简单。所以,在家庭里,在两个人之间,真的没有谁对谁错,没有好人坏人之分,而我们缺少的只是心中有爱无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