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朱桥中学老焦 于 2015-5-18 15:20 编辑
老掖县人称之为“饽饽磕子”,这种专用模子是用梨木和枣木料雕刻出来的,花纹图案鱼、狮、猴、蝙蝠等动物造型,也有莲蓬、石榴、葫芦、叶子、巧果等植物造型,还有用“寿”字等文字造型。使用时把和好的白面放入刻有花纹图案的(磕子)里面,磕出来,然后上锅蒸,有的烙烤,也有的油炸等,最后用各种颜色的植物叶子研磨成汁,用这些汁色点染描绘出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美食。
这种以鱼为素材的“饽饽磕子”多用于过年、过节、婚庆等,寓意年年有鱼(余)。
这些是以小动物图案为素材的“饽饽磕子”,主要寓意吉祥幸福。
农历七月初七,都要“磕巧果”纪念牛郎织女天河相会。在一块30多厘米长的果木立方料中,有一串模子,每个模子直径约2.5厘米,不同图案,小巧玲珑。装好面磕出来,在锅里干烙,出锅后串成别致的“项链”挂在孩子的脖子上,既好吃又好看。据说吃过巧果能使人尤其是女孩心灵手巧。
用于结婚、寿诞、年节宴会,在这种宴会上常以莲子为食品,取连生贵子,多福多寿,莲开并蒂等吉祥寓意。
寿字图案的主要用于祝寿以也是各种寿宴必备物件。
这些是朱桥中学学生用“饽饽磕子”做出来的石膏样品,不能吃奥!
最后送给大家几件面塑作品,养养眼!
希望通过这些民间传统艺术勾起你儿时的美好回忆。(朱桥中学老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