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莱州论坛

搜索

山东莱州“千年海庙”祭海!放“千米”鞭炮!要火!

清风醉 发表于 2016-2-26 14: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烟台
今天是正月十八,是海神庙一年中最大的祭海日子。标题中说的千米只是形容多,如果将鞭炮连起来,远不止千米!
DSC_0937.jpg


DSC_0959.jpg


DSC_0944.jpg


秧歌队在做最后的准备。

DSC_0946.jpg



DSC_0948.jpg

这一车都是鞭炮

DSC_0951.jpg



DSC_0955.jpg



DSC_0960.jpg

驿道的秧歌队

DSC_0964.jpg
齐鲁电视台在采访。
DSC_0965.jpg

DSC_0974.jpg
热越来越多
DSC_0978.jpg

DSC_0981.jpg

DSC_0983.jpg

DSC_0990.jpg

DSC_0991.jpg
DSC_0994.jpg

DSC_0995.jpg

DSC_0999.jpg

DSC_1001.jpg
喝大了
DSC_1011.jpg

DSC_1026.jpg

DSC_1028.jpg
休息一下合个影
DSC_1038.jpg
好欢乐
DSC_1039.jpg

DSC_1040.jpg

准备出发,供品抬出来
DSC_1046.jpg

现场人已经非常多了
DSC_1050.jpg

DSC_1052.jpg

DSC_1053.jpg

DSC_1062.jpg

DSC_1074.jpg
大队伍向海神庙出发
DSC_1084.jpg

海神庙门前大路,现在鞭炮还没放上
DSC_1089.jpg

DSC_1086.jpg

DSC_1170.jpg

DSC_1172.jpg

DSC_1298.jpg

DSC_1098.jpg
路边有各种香火和小吃
DSC_1092.jpg

航拍飞行器
DSC_1099.jpg

DSC_1106.jpg
人流涌进海神庙

DSC_1105.jpg

DSC_1109.jpg

DSC_1115.jpg


来到海神庙,香炉里的香已经满满的了
DSC_1161.jpg

之前摆放的供桌上已经厚厚一层香灰

DSC_1117.jpg


DSC_1134.jpg

门外已经开始铺鞭炮了
DSC_1135.jpg

DSC_1137.jpg


震撼
DSC_1147.jpg

去年 它也在这,一年的时间感觉老了不少
DSC_1154.jpg

DSC_1160.jpg

被围观的供品
DSC_1164.jpg

DSC_1165.jpg
上香的人络绎不绝
DSC_1178.jpg
站得高看得远

DSC_1195.jpg

放鞭炮的时候是这样的,烟把太阳都挡住了。

DSC_1211.jpg
很多人开始离开
DSC_1219.jpg

DSC_1221.jpg

现场依然很热闹各路队表演的很投入
DSC_1275.jpg
海神庙遗址
DSC_1276.jpg

DSC_1282.jpg

DSC_1284.jpg


这就是猴年正月十八东海神庙祭海,祝大家猴年如愿!



       东海神庙,建于西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历史上,作为国家祭海盛典的主要场所,东海神庙与祭天的泰山岱庙、祭圣的曲阜孔庙并称三大“甲于天下”的国家级庙宇,在海内外影响深远。

  据《掖县全志》记载,“东海神庙”城北80里。《汉书》注云“临朐有海水祠”,宋开宝六年重修,祠宇初具规模。前树立石舫曰“朝宗”,历代修葺,封号不一。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改定岳渎神号,尽去封爵,改称为“东海之神”。特许国家逢大事,遣官致告。

  以汉代“海水祠”为基础,最早修建东海神庙是在北宋时期,此后元明两代继续增建,已具相当规模。然而,明正德7年(1512年)不幸毁于战火。嘉靖、万历再次扩建,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建是在清朝。康熙、乾隆都曾对东海神庙赐过御书及拨款维修。特别是道光20年(1840年)七月,泊于庙岛(今长岛)的英军战舰派军队入侵莱州,妄图登陆,但一次次均被海浪击退,且连续5天波浪汹涌不减,英军被迫离去。后来皇帝奏闻此事,从军费中拨款重修东海神庙,一时传为美谈。

  经历数代的修葺扩建, “东海神庙”当时已成为一组占地广阔、规模宏大、布局井然、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集古代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以及中国沿海地区民俗于一体,是当年与泰山岱庙、曲阜孔庙相媲美的山东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神庙坐北朝南,据一些老人回忆,神庙当时占地40余亩,三进院落。中为大殿,前后庙门,后为寝殿,大门前设有高高的旗杆,三门四柱白石坊上横书正楷大字“朝宗”二字。布满门钉的朱漆大门,巨大的白理石雕刻的石狮蹲立两侧。据史料记载,神庙内的御碑亭藏有康熙、乾隆御书匾额及万历碑刻30余通,御碑亭东南建有钟楼,西南有鼓楼,两侧东西各有偏房九间,墙壁绘“海山云龙之像”壁画。御碑亭后面即为大殿,西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覆顶,亮绿紫色剪边,檐下巨匾横悬“万派朝宗”四个楷书大字为乾隆御书,殿内正中供奉着东海神—东海龙王像。大殿四壁有彩绘海神龙王“出宫入跸图”,这是有名的“海神画壁”。壁画场面宏大,气势宏伟,栩栩如生,相传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手笔。

  大殿后院为龙王寝殿,也称为“娘娘庙”。寝殿东南有“风云雷雨祠”,西南为“孙母祠”即为“孙妈妈庙”,内塑孙妈妈手拄拐仗,旁边蹲一只白狗,俗称“打狗孙妈妈”。相传这孙妈妈即为海庙孙家人氏。宋太祖赵匡胤落难至孙家村,遭一只白狗追撵,恰遇一老太手持拐杖将白狗赶跑并施饭给赵匡胤。后来宋太祖得天下后,为报其一饭之恩,访其姓氏,遂造一祠,后世尊称“孙母祠”。

  东海神庙的祭祀,《莱州府志》进行了记载。 “海庙远近环集如市,楼船花艇,小舟大舸,连泊十余里,有不得靠岸者,架长篙接木板作桥,越数十重船以渡,其船尾必竖进香灯笼,入夜明烛万艘与海浪辉映,管弦呕哑,嘈杂竞十余夕。连声爆竹,起火通宵,登舻而望,真天宫海市不是过矣。”

  1946年,东海神庙遭拆毁,仅存遗迹,但每年四时的祭海祈福庙会沿袭至今,分别是:正月十八、四月初三、六月十三、十月初三,其中,以正月十八最为隆重。届时,远近渔民自发组织祭海祈福,设供品、送渔灯、放鞭炮,同时举行秧歌大赛、吕剧联欢、威风锣鼓等娱乐活动,场面壮观。




DSC_0998.jpg
DSC_1002.jpg
DSC_1007.jpg
DSC_1020.jpg
DSC_1031.jpg
DSC_1033.jpg
DSC_1078.jpg
DSC_1095.jpg
DSC_1096.jpg
DSC_1102.jpg
DSC_1110.jpg
DSC_1114.jpg
DSC_1123.jpg
DSC_1128.jpg
DSC_1132.jpg
DSC_1139.jpg
DSC_1140.jpg
DSC_1141.jpg
DSC_1143.jpg
DSC_1144.jpg
DSC_1148.jpg
DSC_1150.jpg
DSC_1152.jpg
DSC_1162.jpg
DSC_1167.jpg
DSC_1173.jpg
DSC_1175.jpg
DSC_1187.jpg
DSC_1188.jpg
DSC_1194.jpg
DSC_1198.jpg
DSC_1213.jpg
DSC_1216.jpg
DSC_1224.jpg
DSC_1227.jpg
DSC_1229.jpg
DSC_1232.jpg
DSC_1234.jpg
DSC_1235.jpg
DSC_1239.jpg
DSC_1242.jpg
DSC_1245.jpg
DSC_1249.jpg
DSC_1250.jpg
DSC_1253.jpg
DSC_1255.jpg
DSC_1262.jpg
DSC_1267.jpg
DSC_1268.jpg
DSC_1271.jpg
DSC_1283.jpg
DSC_1285.jpg
DSC_1286.jpg
DSC_1287.jpg
DSC_1290.jpg
DSC_1292.jpg
DSC_1293.jpg
DSC_1295.jpg
DSC_129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