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和药品的质量过关与否,对于大部分市民来说,可能是除了物价波动之外,最能撩动神经的话题。为了切实抓好食品药品的安全工作,市食药监管局今年以来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扎实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下狠力全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了解到,为了将工作做到细处、实处,今年市食药监管局针对市满意办反馈的社情民意调查中“部分食品卫生质量不合格”问题,专门研究制定了《餐饮环节食品安全整改方案》和《食品药品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方案》。围绕群众关心的假劣食品药品、肉类、食用油、食品添加剂、学校食堂、小餐饮等热点难点问题,安排部署了严打工作。“从年初我们市食药监管局就对药品实行‘两打两建’,保健食品打‘四非’,餐饮行业则打击无证经营、非法添加、地沟油等12个专项行动,就是为了从市民最直接接触的环节入手,切实做到严打不留余地。”采访时,市食药监管局负责人潘丽艳表示,我们莱州是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和烟台市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今年常态化的严打是对市民健康安全把关,也是对全市市民的负责。“如果一个示范县的食品、药品的安全都无法让市民放心,还如何谈让群众满意,还如何谈工作成效。”
今年3月6日,市民通过阳光对话反映府西路“馥香黄焖鸡米饭”和“杨国富麻辣烫”食品及餐具卫生不达标。 2家小餐饮虽小,但离群众最近,大众人群经常去,也因此这里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最被关注。市食药监管局针对2家小餐饮食品安全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府西路小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并通过教育培训、树立标杆、拉网检查、警示约谈等方式对利群周边、府西、府后街52家餐饮单位进行了专项整治,并将最后的整治结果在媒体上向全市市民进行了公示。
据悉,为了保持严打常态化不放松,市食药监管局在全市严打工作中全面推行“网格化”、“片警制”管理和“标准化”、“说理性”执法,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出击。截至目前,全市已检查涉药涉食单位417家,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58起(其中5万元以上大案要案2起),对53批次药品、18批次肉产品进行了抽检,查获假劣药品5批次,假冒保健食品3批次,假冒化妆品2批次,违法加工制作鲜活河豚鱼案件2起,规范办证98个,并选取典型案例通过媒体进行了曝光,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效果。同时,市食药监管局设立的12331电话监督平台也已经成为我市市民监督食品、药品安全的新“载体”。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负责人潘丽艳表示,要继续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抓好食品药品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