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将推行“双大课间”
每次时长不少于30分钟
自今年“五一”假期后,烟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统一安排在上午和下午第二节课后。
2023年起,海阳市、蓬莱区先后实施“双大课间”制度,海阳市同时实施了“每天一节体育课”。从区市和学校的反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来看,“双大课间”成效明显。通过对海阳、蓬莱成功经验的调研与论证,烟台市教育局确定实施“双大课间”制度对于提升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能够有效落实国家“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政策要求。
今年3月,烟台市教育局将试点成果转化为学校体育工作实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双大课间”和“每天一节体育课”制度,规定自今年“五一”假期后,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统一安排在上午和下午第二节课后。每次大课间活动的时长不少于30分钟,保证20分钟以上的有效体育锻炼时间,保持10-15分钟中等以上运动强度。同时,将“双大课间”列入学校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通过刚性管理确保“双大课间”制度的有效落实。
在推进“双大课间”制度落地的同时,结合烟台实际情况和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对“双大课间”活动质量提出明确要求:上午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行“体能天天练”,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标,根据学校每年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分析和体能发展敏感期,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和存在的薄弱方面,科学设计体育锻炼内容。下午大课间体育活动重点关注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和个体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针对学生运动技能掌握和体质健康需求,与学科课程相衔接开展运动技能学练和运用安排内容。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数量与质量双优。
对挤占体育课“零容忍”!
烟台市推行体育课程刚性化管理
“对经查实存在挤占挪用、违规调课的学校,责令限期整改,进行通报批评,对学校及学校主要负责人作出相应处理。”田丹宁介绍。
今年3月,烟台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按照国家要求,每周体育课时安排为:小学一、二年级4节体育课,三至五年级和初中3节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学校组织学生一小时体育活动固定为体育活动课,保证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今年“五一”假期后,各学校要按照要求保证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和“双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到位,要列入学校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
对挤占体育课“零容忍”。每学期开学前,各学校要将课程总表报至区市教体局审核备案,同时向社会公布区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电话。对经查实存在挤占挪用、违规调课的学校,责令限期整改,进行通报批评,对学校及学校主要负责人作出相应处理。
刚性管理制度实行以来,大部分学校能够按照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但通过电话投诉和网上民生反映,发现仍有个别学校抱有侥幸心理,依然有挤占、挪用体育课现象发生。
下一步,烟台市教育局将持续通过“四不两直”“调阅监控”等形式,对全市中小学体育课程开设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经查实的违规行为,坚决处置,绝不姑息。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